媒体融合蓝皮书:我国媒体融合进入奇伟磅礴发展阶段,深圳报业集团“三名”工程获点赞
读特驻京记者 李萍
2020-09-08 15:04

9月8日,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及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20)》,并指出,我国媒体融合已由暗香浮动、风吹草动到因势而动、大潮涌动的奇伟磅礴发展阶段。同时,深圳报业集团打造“三名”(名首席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工程获该蓝皮书课题组点赞。

我国媒体融合呈现鲜明新特征

该蓝皮书认为,2018年至2019年,是我国媒体融合走向纵深的关键节点,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驶入快车道,中央级媒体在融合核心技术上发力攻坚,省级平台纷纷下沉,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多点开花,媒体融合平台阵地建设取得了体系化、多级式、重连接的重要进展。媒体融合已由暗香浮动、风吹草动到因势而动、大潮涌动的奇伟磅礴发展阶段。

该蓝皮书总报告重点阐释了“多级式融合”的主要特征,所取得的成效以及未来的主要发力点和增长点。概括起来,最近一年我国媒体融合呈现几个鲜明的新特征:

一是全媒体传播体系磅礴欲出。从央媒到县级媒体,从主流媒体到商业平台,各级各类媒体或平台多方施策,形成舆论引导合力的局面逐渐明朗化。

二是从局部实验到加速推进。各级各类媒体从内容到平台,从机制到模式,整体向融合进军、向5G和AI进军、向未来进军的步伐越来越快,脱胎换骨的转型工作进展过半,先行者已经到达新的出发地,后觉者的动作已经加速。

三是县区级融媒体中心成为热点。全国各地,县区一级的融媒体中心建设挂牌工作基本完成,硬件建设和人员配置陆续到位,2020年有望全部建成。

四是多级式融合之路日益清晰。主流媒体以“新闻+政务+服务”为主的业务结构模式成为通例,在此基础上,“媒体+智库”“媒体+园区”等转型经验和经济反哺的做法也十分常见。

该蓝皮书认为,在融合过程中,部分主流媒体表现出色,大部分媒体营收止跌回稳,有的跌幅收窄,有的扭亏为盈。从职业心态来看,媒体人在探索中有困惑和迷茫,而在迷茫中仍坚定地探索。

从供给侧来看,随着移动优先理念的贯彻,传统介质端的战线适当缩短了,力量逐渐投放到以移动端为主或兼顾移动端的多种渠道上。总体上,供给侧的生产和传播能力进一步壮大。

从成效来看,融合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融合路径更加脉络分明,融合传播领域的产品创新更为多姿多彩,融媒体与用户的连接更密切,互动性更强。

应打造主流“网红”,深圳报业集团“三名”工程受肯定

该蓝皮书指出,商业平台往往有着更大体量的资源投入、更加专业化的内容生产模式以及更加市场化的薪酬奖励机制。商业平台因应国家对内容领域违法违规的管控,纷纷寻求有体制内工作经验的人才加入公司或任职高层,商业平台主动融入科层体制的社会意愿越发强烈。媒体融合在人才层面的“反向融合”一度以燎原之势影响着媒体行业的人才储备。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资源是第一创新源泉。新媒体发展不是缺人,缺的是能用的人,需要年轻人和技术专才。同时,用制度管人很重要。必须强化拔尖人才的培养。

深圳报业集团打造“三名”(名首席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工程获该蓝皮书课题组点赞。该蓝皮书认为,深圳报业集团“三名“工程,鼓励采编团队拓宽职业路径。培训统分结合,重点转向新媒体,集团层面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管理人员任职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各单位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与二更视频合作做短视频培训。深圳晚报客户端每周邀请学院派和业界大咖举办讲座;深圳晶报与华为大学、平安大学展开管理培训,百花齐放。

另外,该蓝皮书指出,在对人的管理方面,除了奖惩制度之外,仍需要推进从身份管理(事业单位)到岗位管理的改革。

见习编辑 连博

(作者:读特驻京记者 李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