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与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成功实现移动5G网络通信覆盖,为深水油气田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海葵一号”和“海基二号”两座新设施实现5G网络全覆盖。
“海基二号”“海葵一号”服役于我国首个深水油田——流花11-1油田,位于距深圳东南方向约240公里,水深约324米的南海东部海域。随着5G网络全覆盖,流花油田成为南海东部油田已建成5G网络单位中离岸距离最远的油田群,实现了深远海通讯技术的新突破。
此次5G网络建设项目,使用新一代通信技术和先进的微波链路传输技术,具有稳定、可靠、安全的特点。“海基二号”平台作为信号接收第一站,通过架设微波站与陆上建立传输连接。项目团队紧密配合,仅用10天时间便完成设备安装、调试、投用等一系列工作,推动5G网络“飘洋过海”,让流花油田海上设施首次实现5G网络信号覆盖。
目前,“海葵一号”和“海基二号”两座新设施正值投产前的调试阶段。海上调试人员利用5G网络实时与岸上工程师、专家进行技术沟通和交流,快速解决技术难题,提高了新设施投产调试工作效率与质量。
5G网络还为台风生产模式稳定运行提供了更稳定的通信保障。依托5G网络,流花油田还将探索关键设备智能诊断、人工智能辅助、智能安全管理等数智化工具应用,力争在安全管理上实现远程实时应急视频指挥,在油田开发上实现海上钻井数据回传、生产运营期数据实时云采集等一系列新功能,助推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全链条智能化升级。
调试人员在海上石油平台安装5G网络设备。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高度重视海上员工的工作生活品质提升,持续探索海上通讯技术跨越式的迭代。“海基二号”机械主操潘国帮说:“十多年前在海上‘上网’是一件不敢想象的事情,卫星电话是唯一与家人联系的途径。如今,我们迈入了5G时代,员工在下班后可以与陆域的家人进行高清视频通话,描述工作生活点滴,感受家与亲人的温暖。”
近年来,在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南海东部油田也加快了数智化转型升级步伐。通过打造卫星、微波和5G等多技术融合的生产生活环境,建成了我国首个海上油气生产指挥中心,形成数智一体化、操作无人化、少人化的智能生产运营新模式,实现油气田从传统模式向全面感知、科学决策的“海上智能工厂”跨越。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