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森林覆盖率超53%,四年来新记录物种逾60种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2024-08-15 23:2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据广东省林业局消息,广东森林覆盖率达53.03%,森林蓄积量、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等关键生态指标居全国前列,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笃行不怠、效果显著。自开春以来,全省各地大力植树造林,城乡环境愈发怡人舒心。2024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资金达84.78亿元。

广东已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357.99万亩,县镇村绿化种植苗木2108.2万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两项关键指标提前超额完成。全省通过全民义务植树网上报名义务植树活动超1.96万场次,参与人数125.5万人次,植树超375万株,较2023年同期大幅增长。广东持续加大绿美广东生态示范点建设力度,建好管好现有193个示范点,推动各地新建一批以郊野公园、山地公园为主体的示范点。

目前,全省21个地市都加入“创森”行列,韶关始兴等27个县(市、区)加入国家森林城市(县城)创建行列。广东还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聚焦保护好自然生态,活化利用古树、红色文化等资源。今年以来,广东已建设森林乡村17个、绿美古树乡村8个、绿美红色乡村8个。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广东历史记录分布有野生高等植物6658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1052种;记录分布昆虫超1.2万种,居全国之最。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广东发现动植物新种超过60种,包括莲峰角蟾、潮州堇菜、紫金短柱茶、苔斑臭蛙、岭南两头蛇等。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东不断强化野生动植物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全力推进以岭南、丹霞山等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并高标准建设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引领的植物迁地保护体系建设。广东在物种迁地保护、种质资源保存、繁育与野外回归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匡彧 二审 王雯 三审 崔霞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