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2024年“走进科学城”研学活动举行

深圳特区报记者 姚卓文
2024-08-08 18:3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600多名光明学子分批分路线出发研学

日前,光明区2024年“走进科学城”研学活动精彩开启,1600多名光明学子分批分路线出发研学,看光明科学城自然风光,听科学家科普讲座等,在热辣滚烫的暑假与科学、生态展开对话,感受在光明科学城成长带来的幸福。

本次活动由光明区教育局主办,光明区委社会工作部协办,依托科学城科技创新、生态资源两大特色开展。为适应不同学龄段的光明学子成长需求,主办方精心创设了“走进光明自然”“走进中山大学”“走进大科学装置”三条研学路线,分别对应小学五六年级、初中和高中。三条研学路线涵盖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湾实验室等10个基地,内容丰富前沿,打造纯公益、品质研学品牌。

走进光明自然研学路线

集趣味科普和自然体验为一体,学生争先参与体验

本次活动中,光明区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参加的是“走进光明自然”研学路线,涵盖虹桥自然教育中心、左岸科技公园和数字环卫科普教育中心这三个研学基地,集趣味科普和自然体验为一体。虽然天气炎热,但同学们对这次研学保持着很高的热情,争先参与体验。

其中,虹桥自然教育中心可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和体验,包括生态徒步、动植物观察、环保工作坊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环保知识和理念,了解和欣赏自然之美。左岸科技公园设有彩色的廊桥、科技展厅、清澈的人工湖等设施,同学们可以探秘茅洲河,进行水质测量互动体验。数字环卫科普教育中心是深圳市首座多维一体的低碳生活科普馆,同学们可以探秘分类,进行智慧环卫互动体验。

走进中山大学研学路线

感受历史人文底蕴和学术氛围,激发科学学习兴趣

“走进中山大学”研学路线主要面向光明区七八年级学生。这所高水平大学,拥有着优美的校园环境、强大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不少光明学子的奋斗目标。

据了解,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围山而建,山水相融,采用院落组合形式,保留了绿色山体的原始风貌,布局规整,融入了骑楼柱廊元素,尽显红墙绿瓦的岭南建筑风格特色。沿着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林荫绿道,漫步校园,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感受百年名校一流校园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和学术氛围,树立人生理想,追求美好梦想。

不仅如此,同学们还先后走进中山大学医学院、理学院、生态学院、先进制造学院、航空航天学院五大学院,与专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

走进大科学装置研学路线

展现“知识应用于科技”的魅力,提升学生创新力

据了解,“走进大科学装置”研学路线主要面向光明区高中学生,研学基地包括深圳湾实验室和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研学不仅仅是走出校园的简单活动,更是一个开拓视野、丰富经验的重要过程。在这次研学中,“沉浸式”“高收获”是同学们最大的感受。

在深圳湾实验室,同学们进入“神秘基地”,近距离观察科学家们做实验的过程,“无菌实验室”“三万只实验鼠”“实验哨兵”……一个个熟悉但又有距离感的词,充分吸引住了大家的兴趣。在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科研人员给孩子们介绍了脑科学创新知识,充分展现了“知识应用于科技”的魅力。

(图片由光明区教育局提供)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匡彧 二审 桂桐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姚卓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