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是全国第16个“全民健身日”,近日,2024年光明区第三届社区运动会“智行云上”室外智能竞赛车比赛预赛活动拉开序幕,正在该区室外智能健身房展开角逐。记者了解到,近期,光明区第15套室外智能健身房落地光明街道碧眼社区华强创意产业园。由此,光明区率先完成了深圳“十四五”便民、利民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任务。
室外智能健身房开进
城中村、公园、街区和商圈
根据深圳市政府2020年发布的《深圳市实施全民健身设施智能化提升工作方案》相关工作部署,到2025年,光明区共应完成15套室外智能健身房建设。
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光明区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银边”,统筹研究各街道、社区、公园等地块资源,在辖区6个街道共13个社区布局建设15套室外智能建设设施,将室外智能健身房开进符合条件的城中村、公园、街区和商圈,实现辖区全覆盖,让市民群众科学健身触手可及。
其中,位于公明街道的红花山公园室外智能健身房自投放至今,累计使用人次已飙升至全市公园类智能健身房用户数量排名前十,有效提升了公园的客流和所辐射范围的体育锻炼人数。
常在红花山公园锻炼的张先生表示:“真的挺好的,给市民增加了很多的乐趣。”他还建议道:“希望在数量上多设立,因为我平时都是周六周日来,人比较多,有时候需要排队,特别是晚上,等别人锻炼完了以后才能锻炼得到。”
集运动、竞赛为一体
45岁以下用户占比超八成
8月8日清晨,家住光明区的张先生一家三口早早就来到了三月风楼村社区公园室外智能健身房运动。他们正在参加“2024年光明区第三届社区运动会‘智行云上’室外智能竞赛车比赛”预赛活动,为了赢得更好的预赛战绩,他们几乎每天都会来刷新一下自己的骑行成绩。
据了解,该活动从8月5日开始在明安花园广场、玉律公园广场、东坑社区公园、马田石家牌坊门口旁和三月风楼村社区公园的室外智能健身房展开角逐,预计于8月25日决赛。
除了方便市民健身外,这些室外智能健身房还具有极高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它们集运动、竞赛为一体,为群众提供了创新的趣味竞赛模式,可以进行现场组团竞赛、线上跨时空竞赛等。这种以赛代练的方式,不仅打破了“场馆思维”,还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运动热情。据统计,光明区日常竞赛场次达12万,参与人数超过24万,智能健身赛事的数量和活跃度在全市各区中都位居前列。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室外智能健身房还凭借其新颖、有趣且免费开放的特点,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参与。据统计,截至目前,光明区15套室外智能健身房吸引了54.8万用户主动健身,累计使用次数达到533万次。其中,45岁以下用户占比83.4%,31-45岁的上班族占比最高,达40.9%,18-30岁的年轻用户26.3%。
市民方先生认为,智能化健身器械为他的健康带来了改变:“家里没那么多的器材,这里各种各样的都可以用。我已经坚持了有两个半月了,反正没长胖,瘦是瘦了,但是不知道瘦了多少。”
住在三月风公园附近的刘先生表示:“平时出来活动,成年人小孩都可以使用,中老年人也可以使用,比较人性化。”
【特报新闻+】
光明区室外智能健身房地点:
新湖街道新羌社区公园
新湖街道楼村社区三月风中心公园
新湖街道圳美社区石介头文化广场
玉塘街道玉律社区玉律公园
玉塘街道长圳社区街心公园带
马田街道石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光明街道光明社区明安花园
光明街道碧眼社区华强创意产业园
公明街道公明社区红花山公园
公明街道西田社区西田文体公园
公明街道西田社区西田新公园
凤凰街道东坑社区公园
凤凰街道东坑社区玖龙台
凤凰街道塘尾社区
编辑 王雯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窦延文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