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性别问题再引奥运争议,意大利女拳手被打哭

读特客户端综合
2024-08-02 14:49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当地时间8月1日,巴黎奥运会女子拳击次中量级比赛引发争议,女拳手和跨性别对手对打46秒后弃赛。

当地时间8月1日,巴黎奥运会女子拳击次中量级比赛引发争议,在本届奥运会女子66公斤级拳击赛期间,意大利选手安吉拉·卡利尼仅在开赛后46秒便退出了比赛,原因是她认为自己的对手,阿尔及利亚队伊玛内·哈利夫的性别认定存在问题,自己遭遇了不公平竞争。伊玛内·哈利夫曾检出睾丸激素异常,DNA含有XY染色体。同时,另一名来自亚洲的拳手也属于这种情况。

国际奥委会对“性别问题”拳手受攻击“感到难过”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当地时间8月1日,国际奥委会通过官方渠道,就他们允许被质疑存有“性别问题”的选手参加巴黎奥运会女子拳击比赛一事,发出了一份带有辩护意味的声明。

据多家外媒报道称,哈利夫“闪电”取胜卡利尼的结果,或者说卡利尼仅仅挥出几拳后退赛的事实,给国际奥委会平添了不小的压力。原因是他们同意“性别问题”球员参加本届奥运会女子拳击比赛。

国际奥委会在当地时间周四(8月1日)发布了一份声明。上面称:“IOC(国际奥委会)对于运动员受到的非议与谴责感到难过。每个人都有权不受歧视地从事体育运动。”众所周知,上述运动员曾在去年拳击世锦赛临近尾声的时候,被国际拳击协会取消比赛资格,理由是“未通过性别测试”。

对于国际奥委会顶住压力,同意运动员参加本届奥运会,有外媒分析认为,这是国际奥委会与国际拳击协会在某些重大问题产生分歧,甚至对抗的结果。去年,国际奥委会曾因财务等问题,剥夺了国际拳击协会对奥运会拳击比赛运动员资格认证的权力。

国际奥委会称,国际拳击协会去年取消拳击选手参赛资格的决定是武断的,运动员是这一决定的受害者。IOC称:“在2023年拳击世锦赛行将结束的时候,突然被取消比赛资格,但做出这样的决定,没有经过任何的正当程序。”

据了解,国际拳击协会并不认可国际奥委会的说法,他们于当地时间本周三(7月31日)通过官方声明表示,上述拳击选手去年没有接受“睾酮检查”,但因被取消(世锦赛)比赛资格而“接受了独立的、被公认的检测”。国际拳击协会还表示,“测试的细节仍被严格保密”,因此他们拒绝对此做出解释。而一天后,国际拳击协会再度谴责国际奥委会,在认定球员参赛资格的问题上出现了“不一致”。国际拳击协会官方称:“哈利夫的赛后测试不符合我们对该项目女子组别赛事设定的参赛资格标准。所以即便我们(取消选手比赛资格)的决定具有紧迫性,但也是合理的。确保拳击运动员的安全,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跨性别运动员”争议不断

据界面新闻此前报道,新西兰跨性别举重运动员劳雷尔·哈伯德参加了东京奥运会女子87公斤以上级的比赛,是奥运史上首个跨性别运动员,也是第一位通过变性手术参加奥运会女子比赛的选手。哈伯德出生时为男性,因选择参加女性项目,惹来不少争议。

新西兰“跨性别”选手哈伯德。图源:东方IC

自哈伯德出现在奥运赛场后,争议就没停过。虽然哈伯德的睾丸激素低于国际奥委会所规定的水平,但批评者仍然认为让她参加奥运会,对其他女运动员不公平。批评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经历过男性青春期的跨性别女运动员,在生物学上更有优势,比如骨骼和肌肉的密度会更大,哪怕她已经是女性。二是有科学研究表明,即便通过服用药物来抑制其睾丸激素水平,跨性别女运动员在力量和体力方面仍然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两点已经成为反对“跨性别”女运动员的主流观点,在托马斯此前碾压夺冠时也被很多人提及。

(综合来源:澎湃新闻、北京青年报、界面新闻、新民周刊)

编辑 薛锦瑜 审读 张蕾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郑蔚珩

(作者:读特客户端综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