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腾讯基金会与上海科技馆、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签约。从2024年起,几方机构将开展包括科创校长空间站·科学新年大会、博物馆之夜、一平米博物馆、科学桌游等活动在内的多个重点科普文化项目,同时结合青少年科学教育、社区公益等议题,借助生动多元的形式,面向公众传播科技前沿成果。
腾讯集团副总裁陈发奋认为,参观自然科技类博物馆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在成长教育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在腾讯基金会与上海科技馆的紧密合作下,实现多赢的项目成果,为青少年教育和发展做出更多实质性贡献。
腾讯基金会秘书长葛燄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合作,让博物馆的内容走向更开放的空间和更多的场景,同时让更多人,包括山区的孩子能够走进博物馆,从而创造一个让捐赠人、受益人、志愿者都可参与的新模式。未来,也希望腾讯更多的高新技术能够参与到博物馆的发展中。
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表示,希望将博物馆的特色内容与腾讯的技术业务相结合,建构多样开放的社会合作体系,普惠大众。未来共同构建科学教育的多元生态,发挥博物馆教育的使命和教育的功能,推动科学教育的变革,助力科学创新孵化。
上海科技馆将与腾讯基金会合作,共同探索“博物馆之夜”的更多有趣形式,根据不同的展区主题设置各类教育项目平行会场,如博物馆科学课程、科普剧展演、乐队演奏、科创集市、动手工坊、影片展播等,让公众在观展的同时得到独特的互动体验。
科学新年大会的合作则基于上海市博物馆卓越教育项目“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开展的年度盛会。科创校长空间站已经联动上海市16个区,170余家学校,50余家企业,初步形成“场馆-学校-企业”协同一体的科创教育生态网络,大会预计将在跨年期间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举办,同步网络直播。
上海自然博物馆拥有丰富的自然科学藏品和多样的教育资源,未来将与腾讯基金会合作,共创“一平米博物馆”,通过多样化的公益活动和持续运营,探索结合社区场景打造延伸试点。
“一平米、无极限”,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纽带作用,真正做到打开博物馆的“有限”围墙,实现博物馆资源的“无限”共享。腾讯基金会运营管理部负责人、基金会项目总监高滢智表示,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将最优质的博物馆资源引入有代表性的社区、医院等公共空间,拓展博物馆的功能,打破空间限制,为更多的老人、孩子以及弱势人群带来更好的科学教育和文化体验。
科学桌游项目拟支持上海科技馆开发一款全新的科普桌游,让玩家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增加对科学和自然保护的理解和兴趣。项目将支持于2025年上海市中小学生科学桌游挑战活动,并与上海科技馆科普游戏平台共创一款科普桌游,更好地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项目还计划让科学桌游走进偏远地区的学校和社区,邀请孩子们参加比赛、走进上海的科普基地,让偏远地区的青少年也可以享受优质的科普资源。
编辑 温静 审读 匡彧 二审 王雯 三审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