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援藏行,终生援藏情,这三个多月的援藏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2023-2024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环水集团利源公司环保工程师谢尚炼如是说。
坚定深水援藏精神,勇担高原环保使命
谢尚炼不远万里奔赴德姆拉山,勇担深圳援藏环保使命,为察隅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海拔4900m的德姆拉山是西藏高原东部屏障,也是西藏昌都市八宿县与林芝市察隅县的界山,过了德姆拉就是察隅,历经2天,环水集团技术援藏团队进驻察隅。为了迅速开展工作,谢尚炼与其队员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秉持“一点一滴,做到最好”的深水精神,第一时间向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察隅县工作组汇报“一乡三村”污水治理项目具体实施计划,随后抵达竹瓦根镇雄久村沟通交流,接着马不停蹄地完成“红色边境第一村”下察隅镇沙玛村和“抵边搬迁村”上察隅镇巩固村的实地调研。仅用2天时间完成项目前期沟通和准备,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团结同事共同成长
作为一名党员,谢尚炼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勤学、善思、笃行、致远”工作理念,把迎难而上的作风贯穿环保工作始终,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获得领导同事的高度认可。在援藏期间,他牢记环保使命,不忘援藏初心,倾心倾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雄久、巩固、沙玛三个项目在不同的乡镇同时开展施工,项目之间相隔甚远,最远距离达到90公里,最长车时达2.5小时,充满泥泞与沟壑的219国道经常遇到修路,一旦遇上施工半天无法动弹,就着风沙吃泡面这样的事在谢尚炼与队友身上早已司空见惯。为保证施工安全与质量,他们并肩作战,砥砺前行,不管烈日暴晒还是寒风凛冽,均坚守一线,在克服气候环境及交通不便等种种施工不利因素后迎难而上。仅用时三个月便使雄久村、沙玛村及巩固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呈现新面貌,为察隅县乡村污水治理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得到深圳特区报、深圳第一现场等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在社会引发热烈反响,取得积极效果。
精心打造水务工程,持续奉献援藏事业
2023年11月,乘着大雪未封山,为确保2024年援藏项目的顺利开展,谢尚炼又投入到古拉乡的调研任务中。古拉乡是察隅县最偏远也是自然条件最恶劣的一个乡镇,离县城一百多公里,往古拉乡还需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折拉山,受地形限制,长期以来当地交通极为不便。调研中,他发挥不辞辛苦、不分昼夜的使命和担当,详细了解古拉乡项目选址情况、材料及人员准备情况,为2024年大雪开封后的项目实施做足准备。谢尚炼及其团队尽责尽职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高度称赞,他们用锦旗和哈达表达感谢与祝福。同时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察隅县工作组的表扬信也对团队的援建工作表示肯定。更是为环水集团“援藏项目”获得了“深圳市帮扶协作示范项目”的荣誉。
2024年5月,谢尚炼作为环水集团供排水技术人才持续前往西藏察隅开展柔性帮扶工作,在新时代更好地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全身心投入到环保事业中,不断提升能力,继续发光发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继续为技术援藏贡献青春力量。
编辑 詹珊珊 审读 柳春晓 二审 邹远先 三审 洪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