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刘陈立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赵国屏在《自然综述:生物工程》(Nature Reviews Bioengineering)上发表评述文章,提出了开拓“定量合成生物学”这一新范式,将解决合成生物学“理性设计”的瓶颈问题。
该文章通过总结三种合成生物学的设计范式,强调建立可定量预测生物系统的数理或AI模型,以推动合成生物学从“反复试错”迈向精准预测,提高生物系统理性设计能力,加速生物制造与生物经济发展。
文章上线截图。
“反复试错”的旧范式亟待新突破
合成生物学正成为推动下一代生物制造和生物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二十多年来,随着DNA合成、基因编辑等技术的不断革新,人们对于合成生物系统的构建能力迅速提升,但设计能力仍然十分有限。
由于生物系统的复杂性,即使科学家们已经了解各个生物元件的功能,但将其组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生物系统,却不一定会表现出预期的功能。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合成生物系统的构建主要依靠人工反复试错,这种方法速度慢、效率低,极大地限制了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因此,合成生物学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如何提高理性设计的能力。
要理性设计具备特定功能的合成系统,关键在于深刻理解生物系统功能产生的原理,而这正是当前合成生物学研究极少触及的深层次问题。为此,文章作者呼吁,合成生物学必须向新的高度上升,开启理性设计的新篇章。
“定量+合成”,解决“理性设计”难题
作者提出,所谓理性设计,就是基于“预测”的设计。当把生物分子、基因、线路组合为合成生物系统时,如果能对其行为进行精确预测,就能预知如何构建系统以获得预期的功能,从而避免反复试错。对此,作者总结出定量合成生物学三种理性设计的范式:
一是基于原理的设计。将生物系统抽象为数理模型,揭示生命功能产生的原理,然后根据原理设计合成生物系统。对于较为简单的生物功能,科学家们已经建立了成熟的理论模型,因此合成生物学早期的很多经典工作便是采用这一范式。
二是“自下而上”的设计。对于更复杂的生命功能,往往难以建立理论模型。很多研究采用了“自下而上”的方式,通过“碰运气”的方式,尝试将元件用不同方式组装,以期获得生物学功能。在过去的合成生物学研究中,一旦得到有趣或者有用的功能,研究就算成功了。然而,进入定量合成生物学范式,研究才刚刚开始,当得到了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研究者就能利用它来理解背后的原理,从而用来指导设计新的系统。
三是人工智能辅助的设计。人工智能算法不需要理解生物系统内部的工作原理,而是基于大数据,寻找元件与功能之间的隐藏规律,从而预测应该如何设计元件以产生特定功能。这一范式依赖于海量的高质量、标准化数据,因此,未来的合成生物学迫切需要自动化、高通量的设备平台和标准化的实验方法。
这三种设计范式都强调与定量分析方法的紧密结合,利用数理逻辑与定量关系对生物系统作出定量预测,为合成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提供依据。基于此,作者提出“定量合成生物学”作为合成生物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定量合成生物学吸纳了定量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学的思维与方法,通过建立可定量预测生物系统的数理或AI模型,能够有效指导合成生物系统的设计与构建,从而解决“理性设计”这一合成生物学的瓶颈问题。
三种理性设计范式。研究团队供图
“定量”热潮掀起 推动领域发展
当前,生物制造正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制高点之一,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为生物制造提供了最底层的技术支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将生物制造作为生物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预计到2035年,合成生物学赋能应用将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1/3以上,价值近30万亿美元。尽管我国合成生物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相关合成生物学市场估值已超百亿。
“合成生物学产业虽然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吸引了资本的关注,但整体发展还处在一个早期阶段。提升理性设计能力是当务之急,也是国际共识。”论文第一作者、深圳先进院罗楠副研究员表示。
2017年,深圳先进院设立了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定量合成生物学这一交叉学科概念,该中心于2020年获批中国科学院定量工程生物学创新交叉团队和重点实验室。2021年,我国召开定量合成生物学香山科学会议。2023年6月,深圳先进院获批建设定量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在这个过程中,定量合成生物学这一新方向已逐步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和关注。ACS Synthetic Biology、Quantitative Biology、《科学通报》《合成生物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相继出版“定量合成生物学”专辑;在2024年最新召开的合成生物学国际会议——合成、工程、进化和设计(SEED)会议上,特别设立了“建模和定量合成生物学”专题研讨会;美国杜克大学和意大利TIGEM研究所等国际科研机构也开始布局“定量合成生物学”方向。
此次评述文章的发表表明,由我国科学家提出的“定量合成生物学”学科方向已经逐渐成为国际共识,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刘陈立表示,发展定量合成生物学,将推动合成生物学从定性、描述性、局部性的研究,向定量、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变革,从而使合成生物学不再仅仅作为一门工程技术性的学科,而是成为推动基础生物科学的重要力量。
该研究中,刘陈立研究员和赵国屏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深圳先进院刘陈立课题组副研究员罗楠为论文第一作者。深圳先进院为该研究的第一单位。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徐兴东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咖啡脑袋速集合!2025 CAFEEX 深圳咖啡展来啦~8月22-24日相约深圳会展中心——冠军咖啡师现场开秀!手冲、拉花教学直接封神,小白也能秒变咖啡达人;全球咖啡豆大集结,埃塞俄比亚的花香、哥伦比亚的坚果香… 一口喝遍世界地图;“夏日续命清单”里的冰咖、冷萃、特调统统安排,各种口味一网打尽! 即日起—8月20日,带话题发布动态,我们将选出10位幸运鹏友,获得2025CAFEEX深圳咖啡与饮品展门票2张! 【本期话题】#深圳有“咖”味 【活动礼品】深圳咖啡与饮品展门票2张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8月20日 【展会地点】深圳会展中心(福田) 【展会时间】8月22日-8月24日 【参与方式】带话题#深圳有“咖”味#发布动态,我们将选出10条优质动态用户,各送出深圳咖啡与饮品展门票2张。 【温馨提示】中奖用户将收到读特短信,请您留意并于8月21日前及时兑换门票,逾期失效,不予补发。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