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起,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微光向阳”心理志愿服务队在河源市龙川县开展心理健康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旨在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号召,鼓励当代大学生主动投身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之中,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奉献青春的力量。
依托学校助力乡村振兴驻队干部搭建的平台,团队开展了前期的调研活动,除了传统的问卷调研和访谈,团队还设计丰富的心理课程、多元的体验活动等。
“这里确实缺少相应的心理发展资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没有那么重视,心理健康专业化的服务供给也是明显不足的。”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双百行动”驻龙川工作队副队长陈亚敏在座谈会上说。
针对当地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团队围绕情绪管理、亲子关系、自我认知等开发设计了《我是谁》《情绪不烧脑》《与他人说你好》等系列课程。
在《情绪不烧脑》课程的最后,有学生表示,他一有情绪就被父亲认为“不够成熟、自控能力弱”,所以他会刻意压制自己的情绪。对此,实践团成员耐心地向陪同家长解释:“不同的情绪体验,本质上都是为了保护我们,不管是正面或者负面的情绪,对自我意识的发展是有价值的。”
为强化活动的趣味性,团队还组织开展了曼陀罗绘画、OH卡、石头画、帆布画等活动,并提供心理测评、心理疏导等公益服务。“我是E人,不准吧?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呀?”在MBTI性格测试中,一个小朋友表示“质疑”。实践团队长柯斯丹解答道:“并不能够单纯从字面上判断一个人到底是内向或者外向,因为在MBTI测试里,区分I人和E人的依据是你倾向于向外获取能量还是向内获取能量,而且这种测试一般具有阶段性和时效性”。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团队5月份就选拔了8名留守儿童,让他们从“我”的视角出发,真实呈现了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发展过程。通过“自己演,演自己”,把“大道理”用“心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表演者和观看者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启发。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还受到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组织的2024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据悉,深信息实践团队也会根据调研报告的数据分析结果,发挥团队专业技术优势,开发并运行微信小程序,发掘心理育人资源、保证线下活动结束后的持续供给,不断释放数字技术对育人工作的放大效应,实现心理育人工作的常态化和品牌化。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周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