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坚持市场化合作,推动深江经济合作区建设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2024-07-12 23:4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以银湖湾滨海新区为基础,谋划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正是江门抢抓‘双通道’历史机遇的必然选择。”在7月12日上午,江门市新闻办举行的“启航双通道 发现新江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江门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叶茂森表示。

深江经济合作是江门市委市政府谋划、部署的重点工作。2023年5月,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率队到江门考察调研,两市明确在大广海湾经济区以银湖湾滨海新区为基础,谋划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

银湖湾滨海湾新区位于深江高速和黄茅海跨海通道中间位置,既可以快速衔接深中通道,又可以通过黄茅海跨海通道快速通达港澳。现在,深江已跨入了“1小时经济生活圈”,在此位置谋划建设合作区,正是江门抢抓“双通道”历史机遇的必然选择。

叶茂森介绍,携手深圳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是江门立足湾区大局,充分发挥自身所能,是全力落实《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部署,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要行动,江门与深圳探索园区合作共建模式也得到国家和省的指导和大力支持。

前期,深江两地从上至下频繁互动,围绕产业协作、平台共建、交通互联等事项进行对接洽谈并达成多项共识。目前,双方基本明确合作区规划范围,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面积4.58平方公里,可马上承接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双方还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共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现代轻工制造业等六大领域产业。同时,双方积极开展系列产业协作,先后组织5批次300多家企业考察江门,促成多家企业落户在合作区。

叶茂森表示,江门将坚持市场化合作原则,推动深江经济合作区建设行稳致远。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抓好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研发+江门生产”合作模式,以市场化方式开展园区共建,推动合作区实行“管委会+园区开发公司”模式实施管理。二是建立健全常态化联合招商工作机制。围绕已明确重点发展的六大领域产业,引导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特别是急需新增用地的企业招商引资引智,将新增产能、制造环节等布局至合作区。同时,做好土地整备,确保开发用地需要。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