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清华联合中国平安举办气候风险与保险发展论坛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2024-07-12 21:4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7月12日,由南方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联合中国平安举办的气候风险与保险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旨在探讨保险业如何融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整体战略和参与国家气候风险治理体系建设,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进而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姜虹在致辞中表示,在以实际行动抵御气候风险的过程中,保险业承担起了关键职能,通过保险机制可以有效分散和转移气候风险,提供灾后经济补偿,促进防灾减灾工作,还能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助力低碳经济转型。此次论坛的举行,将助力推动保险业进一步融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整体战略,参与国家气候风险治理体系建设。

平安集团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盛瑞生表示,近年来各地频现极端天气,极大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造成大量社会经济损失,保险业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面临着更多机遇和挑战。下一步,平安将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郑国光就粤港澳大湾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情况进行分享。他指出,大湾区保险机构应充分发挥自然灾害风险基础数据库作用,建立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加快完善大湾区巨灾保险制度,推动巨灾保险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构建多方参与的社会化防灾减灾救灾格局。

平安产险总经理史良洵介绍了该公司在巨灾保险领域的探索和成效。他表示,当前保险在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领域的覆盖仍偏低,社会对风险防范和风险减量服务需求十分迫切。保险公司应加大新产品开发和推广,扩大市场供给;建立健全风险减量服务体系,为全社会输出专业服务;利用大数据、AI大模型等科技手段,赋能专业能力建设。

论坛上,《适应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治理:保险业的实践与展望》报告正式发布。其中指出,保险业需要提升自身风险治理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积极发展绿色保险、气候风险减量保险,积极融入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实施中去;需要与公共部门、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提升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和治理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为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报告同时认为,在与气候变化的长期博弈中,保险业将在气候风险管理方面因其专业度成为建设韧性社会的中坚力量。保险资金大力投资硬核高科技在气候风险的应用,将对大型绿色基础建设,自然灾害精确预警,灾后快速救助、重建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把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转化为行业发展的新机遇。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余海蓉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