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后,热气腾腾。晓曼走在路上,汗流浃背,她感到口渴难耐,于是走进一家便利店,直奔冰柜,一排排晶莹剔透的冰杯整齐排列着,她果断拿起一个,并顺手从货架上拿了一罐可乐。结完账后,晓曼小心翼翼地揭开冰杯盖子,将可乐缓缓倒入,随着“咕嘟咕嘟”的声响,冰凉的液体与杯子里的冰块相遇,激起层层细腻泡沫,她轻轻啜饮一口,仿佛瞬间带走所有的暑气和疲惫。
▲便利店内,冰杯被摆放在冰柜的显眼位置售卖。深圳晚报记者 陆颖 摄
一个新的消费赛道正在被年轻人追捧。便利店、商超冰柜里装满冰块的塑料杯,正在成为年轻人发掘“宝藏冷饮”的新试验场,冰杯为何成为夏日冷饮市场新宠?“冰杯+”是怎样撬动背后的大市场?
“冰杯+”解锁更多饮品新尝试
近日,深晚记者走访了深圳福田的几家便利店、超市。店内冰柜区域陈列着冰杯产品,零售价根据容量一般在3元至6元不等,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者驻足选购。
随着饮品DIY在社交网站的流行,冰杯成了新晋时尚单品,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网友晒出用冰杯做各种各样饮品的帖子,如“冰杯+咖啡”秒变上班提神冰美式,“冰杯+果汁”秒变夏日解暑冰果汁,“冰杯+可乐”秒变冰镇可乐,“水晶葡萄冰和苏打水混合就能得到一杯果汁冰汽水,青皮桔子汁加红茶和冰杯就能得到一杯冰果茶,每次都能让我有新鲜感。而且,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DIY饮品,还能收获不少点赞和评论,看到很多人被‘种草’,感觉特别有成就感。”晓曼饶有兴致地分享着。
上班族王媛则更加看重冰杯的实用性和环保性,“工作忙碌时,用冰杯加咖啡液自制一杯冰美式,既方便又健康。而且,相比于一次性塑料杯,冰杯可重复使用,减少了浪费,对环境也更友好。”
此外,高性价比的冰杯也成为消费者愿意为其买单的重要原因之一。晓曼算了一笔账:在外面想喝冰饮,便利店一听可乐、一杯冰杯只需7元,而麦当劳一杯冰可乐10块,“所以冰杯挺划算的。”晓曼说。
便利店成冰杯“必争之地”
对冰杯这种产品而言,线下才是更具体的消费场景,线下渠道也更利于冰杯产品的转化。因此便利店成为了冰杯产品的“必争之地”,不仅是冰杯企业想入驻,711、罗森这类便利店也推出了自身品牌的冰杯产品。
景田一家711便利店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随着夏季高温的到来,冰杯销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最近天气热,冰杯卖得特别好。有些顾客还会购买我们的冰淇淋或者饮料搭配冰杯一起食用,感觉特别‘透心凉’。”
在附近另一家罗森便利店,店员小张同样向记者证实了冰杯销售的火爆情况。他表示:“店里的冰杯产品种类丰富,能够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而且,我们还提供DIY定制服务,买指定饮料、咖啡或基酒,再加2元就能获得一个冰杯,搭配售卖让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独一无二的冰杯,这也是吸引年轻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之一。”
冰杯不仅在零售市场受到欢迎,其背后的制冰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25日,我国现存7584家制冰相关企业,地域分布上,深圳现存制冰相关企业全国最多,为732家。记者致电冰人制冰设备(深圳)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冰杯售卖情况良好,且产品主要售往华南、华中等便利店、生鲜超市等,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公司一直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高品质的冰杯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除了零售市场和制冰企业之外,冰杯背后的产业链也在逐渐完善。例如,电商平台纷纷上线冰杯专区,提供线上购买和配送服务。
专家提醒
冰杯虽爽,切莫贪杯
“冰杯的流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产业观察家洪仕宾分析道,“从消费者消费理念的变化来看,冰杯DIY的走红反映了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创意化和健康化消费的追求。”
也有消费者认为花钱买冰是交“智商税”,调侃它是便利店里的“新刺客”,“几块冰为什么可以卖到3元,甚至十几元?”
此外,冰杯的行业标准也存在差异。深晚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冰杯采用的标准不一。广东微众律师事务所管理副主任赵冰洁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食用冰方面的国家标准,这可能影响到食用冰的质量和安全;其次,纯净水冰杯大多执行的是《冷冻饮品:食用冰》行业标准(SB/T 10017-2008),并不具备强制性,这可能会影响到食用冰的生产和销售的规范性,而部分风味冰杯执行的则是冷冻饮品的国家标准,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冷冻饮品和制作料》(GB 2759-2015)。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食用冰的生产和销售的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规范,确保食用冰的质量和安全。
对此,洪仕宾也提醒道:“企业在抓住这一商机的同时,也要注意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冰杯作为直接接触食品的容器,其材质和清洁度必须得到严格把控。此外,冰杯虽能解一时之渴,但消费者也不要‘贪杯’,过度依赖冰饮可能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企业应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健康饮水。”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铲屎官们,#携宠出行好物分享#开麦啦! 高铁能携宠,景区也友好,但各位铲屎官的出行装备跟上了吗?快来鹏友圈晒出你的携宠出行好物,无论是塞兜里的免洗脚垫、秒变豪宅的折叠箱,还是防社死的除臭喷雾,安利/避雷统统欢迎!带话题发布动态,一起解锁带毛孩看世界的快乐!晒好物+心得,优质安利直接上榜!
00:05
《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
00:14
#读特小记者# 在大梅沙海滨公园外,竟然有一架直升机嘟嘟嘟嘟地降落🛬到地面。🚁 直升机周围有绿化和灌木。 要知道,直升机通常用于运输、救援、观光等多种用途。 莫非这是用于观光的?真新奇!#读特小记者#
00:35
脱了制服,藏装一样可以驾驭👍💐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