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器“头号玩家”到“泡面神器”,Kindle彻底告别中国市场 | 网事

读特新闻记者 谢婧 实习生 何欣欣
2024-07-01 19:12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Kindle是怎么失去中国市场的?

6月30日,话题#Kindle中国电子书店停止下载服务#一度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据亚马逊相关公告内页所示,2024年6月30日18时起,Kindle中国电子书店停止云端下载服务,此后未下载的电子书将无法下载和阅读。

同时,亚马逊中国表示,“对客户的长期承诺不会变,我们在中国建立了广泛的业务基础,并将继续创新与投入。”

亚马逊官网截图。

即便Kindle对于彻底退出中国市场早有预告,但面对“谢幕公告”时,仍有消费者疑惑“什么是长期承诺?”“ 我那3个Kindle之前买的电子书还能用吗?”,也有网友感慨“时代的眼泪,泡面的归宿”……

从电子阅读器的“头号玩家”到“泡面神器”,Kindle是怎么退出中国市场的?

Kindle,年销百万的电子阅读器头部玩家

2007年,Kindle首次发布便迅速引领了电子阅读器的潮流。通过电子墨水技术提供了与纸质书籍相媲美的阅读体验,Kindle主打“护眼且阅读方便”,被认为是亚马逊最成功的硬件产品之一。

作为Kindle阅读器17年的资深用户,阅读爱好者田小美早在2007年就入手了第一台kindle阅读器1代。谈及早早入坑电子阅读器的原因,她告诉读特新闻记者:“当时我在读研,外文资料阅读量很大,Kindle的书非常多,我需要的所有经典书籍都有,而且相对便宜。”

感受到电子阅读器带来的便利,随后几年,田小美又陆续入手了几款Kindle的产品,同时也开始在iPad mini上使用Kindle App。“那时候微信读书、文石还没有发展起来,Kindle的书库是非常优秀的,当时是不可替代的。”

记者回顾了Kindle在中国市场发展。2012年2月,亚马逊中国网站正式上线了Kindle商店,这意味着,用户可以直接购买中文版Kindle版书籍。

2013年6月,Kindle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根据此前亚马逊中国发布的数据,2016年,中国已成为Kindle全球最大的市场,到了2017年底,中国市场的设备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以上。

而在2018年,Kindle在中国发展进入巅峰,截至2018年6月,Kindle 电子书阅读器在中国累计销售数百万台,而Kindle中国电子书店的书籍总量为70万册。

但巅峰却仅维持了1年左右。2019年4月,亚马逊宣布电商业务退出中国,仅保留海外购、Kindle、云计算等业务。

而实际上,Kindle退出中国市场的节奏已在当时打响。

“盖Kindle,面更香”

2019年3月,亚马逊正式发布了 Kindle阅读器青春版。此后不久,淘宝横幅广告就出现了Kindle官方广告——一部Kindle被盖在一盒泡面上面,配以文案“盖Kindle,面更香”。

图源:网络

经过官方盖章,“Kindle盖泡面”梗也彻底“转正”,而这波“自黑”式营销,当时为Kindle刷了一波好感。微博上,#Kindle官方盖章泡面盖子#的话题登顶,产品用户也纷纷下场玩梗。

图源:微博

但“泡面梗”也难挡Kindle在中国市场的节节败退。事实上,功能单一的Kindle,其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自身硬件和软件创新已经跟不上用户的需求。

2018年与2021年,Kindle分别发布了Paperwhite 4与Paperwhite 5,但新产品的变化更多体现在屏幕大小及防水功能升级,在阅读功能上并未见打动消费者的创新突破。

与此同时,电子阅读器市场逐渐热闹,国产品牌奋起追赶,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最初,Kindle的优势在于其领先的墨水屏技术,能够减轻用户阅读时眼部的疲劳感。但2020年,掌阅科技和科大讯飞两家公司,在同一天推出了全球首款彩色墨水屏阅读器,不仅保留了原有优势,更优化了用户在阅读图片、图表时的体验。此外,国内电子阅读器市场上,汉王、翰林、掌阅、当当、京东、科大讯飞等企业,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阅读器,Kindle越来越“不香”了。

2021年,据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中国电子书阅读器整体销量下降了12.5%,而过去Kindle的市场份额,也进一步被小米、科大讯飞和华为等中国本土企业分割,它们打造的新一代设备兼具平板电脑和电子书阅读器功能,相比起单一的Kindle,更具性价比。

实际上,Kindle在中国市场失势,除了国内电子阅读器同行的围攻外,更致命其实是手机阅读App和读书类短视频对用户注意力的抢夺。根据阅文集团财报公布的数据,早在2019年,微信读书的注册用户数量就超过了2亿。

“这几年Kindle还在用,主要里面有2000多本书,也花了不少钱。”田小美表示,近年来她保持着每天阅读的习惯,因为里面的书较多,所以仍使用Kindle,但使用频率越来越低,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手机读书App,“线上读书的App如微信读书,新书上架速度快,笔记导出方便,又能与其他书友交流,还能清晰地统计阅读时间,体验感比Kindle丰富。”

此外,不少阅读爱好者,开始将读书方式转变为听书以及看视频讲书。

根据《2023抖音读书生态数据报告》显示,2022—2023年,抖音上时长超过5分钟的读书类视频发布数量同比增长279.44%,读书类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65.17%、收藏量同比增长276.14%,直播观看人次同比增长近一倍。随着读书类短视频越加受宠,Kindle阅读器也迎来了退出中国市场的终章。

Kindle的告别,对于其用户而言是循序渐进的。田小美回忆,“Kindle退出中国是有节奏的,给了一些准备和转换的时间。这两年先是不卖电子书了,然后是不提供服务了。”

事实上,2023年6月30日,Kindle中国电子书店就发布公告宣布停止运营。当时也在其“告别手册”中,解答了一系列和停止运营有关的问题,并提醒用户在2024年6月30日前,务必下载已购电子书到本地设备或者Kindle图书馆。

虽然Kindle给了用户约一年的时间做准备,但面对其真正的退场,仍有用户表示并未准备好。在Kindle藏书2000多本书的田小美感慨,“结束运营真的很不方便!因为版权,里面的书也不能一键导出,可能还得自己会写程序才能导出来。”

编辑 周梦璇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谢婧 实习生 何欣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