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至12日,以“数字创意产业:内容创新与科技驱动”为主题的“2017文化科技创新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由市委宣传部、南山区政府、深圳大学主办,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等单位承办。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与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国内领军文化企业代表近五十人齐聚论坛,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与会专家们普遍认为, 一日千里的数字科技改变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格局,尤其在遗产保护、博物馆建设、中华文化“走出去”等领域,越来越体现出不可取代的重要影响。数字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高端形态,其技术研发、生产应用、传播消费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10日,论坛还发布了《文化科技蓝皮书——文化科技创新研究报告(2017)》与“荔园文创译丛”(第一辑)。《文化科技蓝皮书》集合了国内外对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研究的最新成果,成为人们了解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理论风向标。而“荔园文创译丛”(第一辑)则收录了《创意生活:新文化产业》《符号性商品的产业化》等四本代表国际学术前沿的文化产业理论译著。“荔园文创译丛”由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负责策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得者李凤亮教授主编、曾获“中国资深翻译家”称号的何道宽先生等人主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据悉,自2012年以来,每年一度的“文化科技创新论坛”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界的一个学术品牌,受到了国内外学界、媒体与业界的广泛关注。本届论坛承办方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自2009年5月创立以来,秉承“深化文化产业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学术交流平台,打造新型特色智库”的宗旨,紧密结合深圳市“文化强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规划,坚持学术影响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发展思路,并成为“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重点智库”“文化部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内在机理与战略路径研究”等多项重大课题,取得了一批较有影响的学术成果。
编辑 桂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