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阅深圳丨2024年6月30日

深圳特区报
2024-06-30 07:3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深中通道今日通车

深圳-中山规划一体化行动方案印发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今日开通

通道!通道!深中通道!

关于深中通道的建设在两会分组审议时就是珠江口沿岸各代表团的热议话题,深圳、中山两地的代表团反应尤为热烈。据说,当时有位代表还作了个很是形象的比喻,建设深中通道就是打通珠江口两岸的“任督二脉”——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二脉若通,则八脉通;八脉通,百脉通。经过深入讨论商洽,深圳代表团决定向大会提交全团建议,力推深中通道项目尽快动工建设,领衔提交这份全团建议案的就是张弦他们几位。消息传出以后,珠海中山江门等相关地方的代表委员对于这份建议案也都给予了热情附议。详情>>>


龙腾伶仃洋 湾区开新篇

——写在深中通道通车之际

■ 沈仲文

珠江口,伶仃洋,波光潋滟,云卷云舒。2024年6月30日,粤港澳大湾区又一个世界级跨海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这是深具意义的一天,我们躬逢其盛。历史将注定铭记这个让人热血沸腾的、闪亮的日子。详情>>>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24公里深中通道实现“中国毫米级”对接

时间回到2023年 6月10日,下午14时,E23管节与E22管节对接贯通测量完成。最关键的决策点到来了:开始最终接头的推出对接。第一次推出,行程5厘米,10分钟后,第一次推出到位,经过检查一切正常,又开始了第二次的10厘米推出……就这样小心翼翼、推推停停地推出,最终接头在晚上20时完成了2.2米的行程,实现与E24管节初步对接,并于深夜完成第一次水力压接。当时全程都在“一航津安1”指挥大厅内的锁旭宏说,在水文情况复杂的20多米深海实现“毫米级”对接,是确保深中工程在100年设计寿命周期里实现“滴水不漏”的基本前提。详情>>>

深夜,深中通道建设者在船舱内进行沉管隧道最后一个管节的对接作业。苏振飞 摄

力争上游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X9联盟赛艇联赛举行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赛艇队应邀参赛

6月29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X9高校院所联盟第三届赛艇联赛春季赛大沙河站比赛举行,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赛艇队应邀参赛,与X9联盟的赛艇队开展国际名校交流赛。市长覃伟中出席活动并为国际名校交流赛冠军剑桥大学赛艇队颁奖。详情>>>

主办方供图

双翼齐飞

深圳-中山规划一体化行动方案(2024-2025)正式印发

《深入推进深圳-中山规划一体化行动方案(2024-2025年)》于日前正式印发。作为两市“规划一体化”的任务书,这也是双城携手共进、两翼齐飞、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一桥飞架伶仃洋,深中通道将实现深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更加紧密的连接,也将为两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从“共同开展跨市域规划研究”和“加强重点领域规划对接”两个方面着重谋划。详情>>>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载誉归来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勉励学生:

敢于创新 不断突破 打好基础

29日,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载誉归来,与全校师生一起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分享了参会体会。“最难忘的是总书记为我带上奖章,为我颁发证书,说‘祝贺你’,并与我握手的时候。”回忆起几天前的“高光时刻”,薛其坤笑着对记者说。“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科学家的崇高礼遇、对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也感受到科技创新的紧迫感、科技报国的责任感。”详情>>>

更多精彩

深圳商报:

深圳AI相关企业超2000家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撑保障。近年来,深圳相继出台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措施,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助力经营主体创新发展。详情>>>

深圳晚报:

大湾区文艺发展指数报告发布

6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文联指导,广东省文联、深圳市文联共同主办,以“新起点 新使命 新作为——文化强国建设中的湾区文艺创新”为主题的第3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在深圳举行。详情>>>


编辑 欧阳晨煜 秦天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王雯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