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桥梁界“诺贝尔奖”、囊括多项“世界之最”、拥有西人工岛“最强大脑”以及世界最长最宽的海底隧道……被称作“超级工程”的深中通道,将于6月30日正式通车试运营!
日前,深中通道举行通车前最后一次媒体开放日活动,读特新闻记者来到现场,率先体验这条整装待发的伶仃洋“巨龙”。目前,深中通道的各项运营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就绪,各类专业队伍也已悉数到位,准备以最佳状态迎接通车。
深中大桥。
荣获桥梁界“诺贝尔奖”
西人工岛展示“最强大脑”
从中山市翠亨东收费站启程,沿途即可目睹囊括多项“世界之最”的深中大桥。这座大桥不仅是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更以其世界最高桥面、世界最大体量钢桥面热拌环氧沥青铺装等独特之处而备受关注。
“今年4月,深中通道桥梁工程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荷载试验,并荣获国际桥梁大会授予的‘乔治•理查德森奖’,该奖项被誉为桥梁界的‘诺贝尔奖’。这是对深中通道内在质量和外在品质的肯定,更是对我国交通人多年来不断探索超大跨悬索桥技术发展的激励。”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范传斌介绍道。
从海上看深中大桥。读特新闻记者 葛墨含 摄
6月7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正式更名为深中大桥。这座悬索桥主跨1666米,主塔高270米,199根索股极限拉力高达740吨。放眼望去,宛如一把巨大竖琴,在浩瀚的海面优雅展开。在270米高的桥塔横梁上,“深中大桥”四个大字赫然醒目。
深中通道全长24公里,除了海上大桥,还包括6.8公里的海底隧道,最深处在海平面下39米。行驶在深中通道上,车辆如何安全驶入海底隧道?答案就藏在西人工岛。
采用菱形外观设计的西人工岛。沈仲 摄
越过深中大桥,记者一行来到桥梁与隧道交通转换的重要枢纽——西人工岛。从空中俯瞰,这座面积约13.7万平方米、相当于19个足球场大小的人工岛,宛如一只鲲鹏,展翅翱翔在伶仃洋海面。
站在此处,向东可以眺望商贸繁荣的前海,向北则是欣欣向荣的南沙,向西则直面雄伟的深中大桥,将大湾区的蓬勃发展与无限未来尽收眼底。
站在西人工岛眺望深中大桥。
“西人工岛不仅是桥隧转换的关键节点,更相当于整个深中通道的‘中枢大脑’。”据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马二顺介绍,岛上的主要建筑包括主楼、风塔、开关站、消防站、越浪泵房等,为深中通道提供能源系统、救援系统以及隧道内的通风系统。
此外,西人工岛还将被打造为科普教育基地。“岛上正在建设聚焦桥梁和隧道知识的科普展馆,”马二顺表示,深中通道正在研究同类工程的做法,计划将其打造成为旅游景点和“网红”打卡点,并向公众预约开放。
世界最长最宽海底隧道
智能科技保驾护航
沿着西人工岛的“身躯”,便进入了全长6845米的深中隧道。据介绍,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宽的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具有大交通量、超宽断面、特长隧道三大显著特点。
读特新闻记者注意到,进入海底隧道时,视觉上光线由明转暗的变化并不明显,这得益于隧道口上方独特的减光结构设计。
全长6845米的深中隧道。
为了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隧道内还配备了照明智能控制器。这一设备能根据检测到的洞内外光线、色温数据、交通量变化以及白天、黑夜等不同情况,自动控制调节灯光亮度,为行车安全提供保障。
负责隧道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工作的中铁十二局深中通道JD1标项目总工程师赵文广,向读特新闻记者介绍道:“隧道内共部署了14台智能巡检机器人,南、北行车洞平均每1.2公里就有一台。这些机器人不仅能在应急情况下接收控制中心的远程指令赶赴现场,还能通过自带的扬声器及时疏导交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深中通道已顺利通过5G网络信号验收。读特新闻记者在隧道内实地体验,发现5G信号满格。
深中通道路线图。
6月30日正式通车试运营
世界首座水下互通立交惊艳亮相
走到深中隧道尽头,便是世界首座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即深中通道东人工岛。作为深中通道的关键节点,东人工岛主要承担深中道通海底隧道与路面上各条高速公路之间的转换功能。
驶出深中隧道,即达珠江口东岸的深圳。眼前是一块路牌,清晰标示着“距离宝安机场400米”。不远处,能看到飞机低空掠过天际,景象甚为壮观。
“距离宝安机场400米”路牌。
6月30日,深中通道将正式通车试运营。通车后,预计日通车量将达到10万车次,中山与深圳之间的通行时间也将从约两个小时缩短至30分钟以内。
从西人工岛筑岛到沉管浮运安装,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S09标)常务副总工宁进进全程参与了深中通道“隧、岛、桥”建设。
深中通道夜景。
面对即将通车的深中通道,宁进进在接受读特新闻记者采访时感慨:“作为工程师,我们的使命就是将设计师的图纸转化为现实,并以最完美的状态呈现给社会和大众,这是我们的初心。例如西人工岛,我们当时设定的目标是‘内实外美’。‘内实’意味着混凝土结构的坚固可靠,如同人体体检时各项内部指标均显示健康;‘外美’则强调外观的优雅美观。这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但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不懈的实践。现在,我觉得已经实现了当时的初心。”
编辑 秦涵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刘思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报家生活秀——记录身边的温馨日常!家里娃的萌趣瞬间、爸妈的生活智慧、毛孩子的搞笑名场面,随手一拍都是暖心好素材,个人赛等你来秀~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报家生活秀#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0:10
#45载圳青春#咪生来就是要被人ruarua的🥰#45载圳青春#
00:13
#45载圳青春#自发跟唱的深圳市民
00:31
#报家生活圈#「个人短视频」古风小兔……哦不,古风小咪这厢有礼了🙌小小才艺,不成敬意⁄(⁄⁄•⁄ω⁄•⁄⁄)⁄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