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推动绿色税制落地落实,服务“绿美汕尾”高质量发展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绪山 通讯员 郑嘉慧 张傲竹 文/图
2024-06-28 13:1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汕尾税务部门围绕中心主动融入地方生态文明发展大局,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通过税惠红利、精细服务、宣传教育等一系列举措持续推动绿色税制落地落实,服务“绿美汕尾”高质量发展。

以税兴绿:税惠红利为海上风电发展赋能

凭借海岸线长、风能资源丰富的禀赋优势,汕尾市近年来大力发展海上风能发电产业,加速绿色产能布局,并于2022年建成集技术研发、设备制造、检测认证、运行维护于一体的汕尾海工基地。

在陆丰海工基地,中广核新能源海上风电(汕尾)有限公司的后湖海上风电项目于2023年享受环保项目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税收优惠,免征应纳税所得额共计4亿元。同样享受到绿色税制红利的,还有华润新能源(陆丰)风能有限公司,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2023年以来,我们享受风力发电行业增值税即征即退金额300多万元,大大缓解了公司在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等方面投入的资金压力。”

据悉,当地税务部门成立了汕尾海工基地“税收工作室”,充分运用大数据及时监测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和审核减免数据,确保企业应享尽享税惠红利。在红海湾,税务部门聚焦新能源产业重点企业,对国华(汕尾)风电有限公司等新能源企业,开展线上政策精准推送、线下服务问计问需,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增值税即征即退、环保税优惠、清洁能源产业税费优惠等政策。截至目前,汕尾全市共有40户企业享受到了环保税减免优惠,让绿色税制红利持续转化为清洁能源发展的正向激励,为新能源产业向海逐风、向绿前行注入更强“税动能”。

以税护绿:精细服务助力产业去“污”转型

近年来,汕尾税务部门创新建立首席联络员机制,充分发挥全市税务系统业务骨干的整合力量,精准对接全市20家重点排污企业,确保第一时间响应企业涉税诉求,以税力量助力企业节能减排、绿色转型,护航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位于陆丰的粤丰环保电力有限公司,是一家通过焚烧生活垃圾发电的企业。企业满产能日处理垃圾量为1200吨,目前每年焚烧处理约32.5万吨生活垃圾,相较于传统方式节省了标准煤近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39万吨。

2023年,粤丰通过垃圾焚烧发电12.4万千瓦时,产生收益约5800万元,同时,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两废”(废渣、渗滤液)也被粤丰变为“两宝”:污水经过滤处理后再度成为公司绿化场地用水,废渣则可作为环保砖或者路基、砖头添加剂等建材原料实现二次利用,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对此,粤丰财务人员表示:“税务部门的及时关心和支持,让我们有更多的资金流向生产建设环节,为我们进行环保技术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原来,在粤丰成立之初,当地税务部门就关注到了该企业,并针对企业享受税收政策情况进行定期跟踪反馈。2023年底,企业享受的环保项目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政策即将到期,税务部门通过数据监测,发现企业符合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100%即征即退优惠政策条件,便迅速组建专项服务团队,主动上门提供税费优惠政策辅导。

以税添绿:联动社会力量共建绿美家园

为进一步擦亮税法宣传的绿美底色,汕尾税务部门积极联动社会各界力量,将普法宣传融入到“百千万工程”和绿美汕尾生态建设大局中,以实际行动为绿美汕尾生态建设增“绿”添能,形成共建共享绿美家园的强大合力。

前不久,在汕尾市城区,税务部门联合生态环保部门共同开展“税润青苗 童绘未来”亲子书画活动暨环境保护税普法宣传,为孩子们送上税费政策大礼包,激发青少年“学税、懂税、护税”热情,力促税法宣传在孩童中“萌芽”、向家庭里“发枝”、在社会上“结果”。孩子们表示,通过学习明白了税收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也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大自然的花儿更香、草儿更绿、天空更蓝,今后也要向身边更多的人宣传绿色税法知识。

在海丰,税务部门广泛发动税务人员报名绿美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在税务机关内部营造植绿护绿的浓厚氛围。在陆河,税务部门通过加强与高新区管委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的联动交流,开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助企纾困促发展”宣传普法活动,围绕绿色税收优惠政策、排污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等内容进行辅导解读,为辖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强税收服务保障。

编辑 刘彦 审读 匡彧 二审 王雯 三审 叶志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绪山 通讯员 郑嘉慧 张傲竹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