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铿锵,唱腔飞扬。6月21日下午,“国粹铿锵 传承红色基因”京剧《白石龙》之《蔡嫂闯关》首演活动暨白石龙红色文化保护基金启动仪式在龙华区龙腾学校举行。这部以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历史事件为背景创作的红色京剧,是民治街道创新方式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薪火的又一成果。
龙华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区民政局等部门负责人,民治街道相关负责人,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负责人,龙腾学校、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等十余所中小学校师生代表、各界代表与白石龙红色后代、华侨、港澳人士等一起,共同见证了这一京剧新作的诞生,并为白石龙红色文化保护基金揭牌。
戏韵扬正气,用京剧艺术讲好红色故事
红色京剧《白石龙》之《蔡嫂闯关》由民治街道与春华京剧协会联袂打造。该剧取材于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这一历史事件中的真实故事,主角“蔡嫂”的人物原型即是“大营救”中的白石龙村村民黄忠元。创作团队多次拜访黄忠元后代,详细了解其冒着生命危险闯关过卡,为游击队传递重要情报和电台零件的具体细节,最终通过独特的京剧唱腔与舞台剧表演相结合的形式,还原了她的这一英勇事迹,创作出了这部感人肺腑的京剧作品,给人以不一样的艺术体验。
“演得非常精彩!”“我以前总觉得京剧很难懂,今天有大屏幕背景,还有舞台表演,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了京剧唱腔的魅力,感觉挺棒的!”铿锵有力的鼓点,激昂澎湃的唱腔,催人泪下的故事,赢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和赞誉。随着剧情逐步推进,入戏的观众越来越多,他们时而神情紧张,时而手打节拍,高潮之处更是连连叫好。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有力地守护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在中国抗战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一笔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民治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想通过这样的形式,进一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以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呈现红色文化,感受革命先辈浓厚的家国情怀,让红色基因得以延续和传承。”
作为辖区民间社团组织,春华京剧协会一直致力于推广和传播京剧艺术,其演员大都是辖区居民,有的退休前还是专业演员,他们发挥各自的所长,通过身边人来演绎身边事,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红色文化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民治街道第一次以创新的艺术形式挖掘演绎红色经典。去年5月,民治街道联合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深度融合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和岭南文化特色,联合打造原创多媒体皮影戏《白石龙》,通过方寸影动将大营救的故事娓娓道来,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感受和艺术体验,同样取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
现场,龙腾学校学生们带来的红色文化题材舞蹈表演《穿越时空的对话》,红色小小讲解员带来的激扬朗诵《白石龙放歌》,也让观众看得十分动容。孩子们的“沉浸式”演绎有力地书写着红色基因的传承篇章。
携手护红脉,白石龙红色文化保护基金正式启动
红色京剧《白石龙》之《蔡嫂闯关》演出结束后,深圳市白石龙红色文化保护基金举行揭牌仪式,这标志着由深圳市民治白石龙股份合作公司发起设立的白石龙红色文化保护基金正式启动。
80多年前,一场惊心动魄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在此上演,作为重要中转站,白石龙村发挥了关键作用,被誉为“小延安”和“中国文化的再生之地”。去年,中国侨联公布第十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名单,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入选并举行揭牌仪式。这是继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2020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后又一个“国字号”殊荣。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自2005年9月开馆以来,接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白石龙社区于2017年启动“红色小小讲解员”项目,累计培养了255名有上岗能力的讲解员,覆盖龙华区数十所学校,一批批孩子走进纪念馆,从曾经的参观者,变成参与者、传播者。
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白石龙红色文化,不仅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也是不断提升区域文化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凝聚起现代城市发展强大精神力量的关键所在。由此,白石龙红色文化保护基金应运而生。据了解,该基金旨在加强对白石龙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深入推动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基金所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原真保护、资源开发、奖励资助等工作中,促进白石龙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助力龙华区慈善事业发展的同时,为辖区对口帮扶及其他公益慈善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当天,蔡达、刘鸣周等部分大营救参与者的后人也应邀上台,接受少年儿童的献花致敬。记者了解,有些红色后人甚至从香港、广州等地赶来参与活动,观看演出。杨建辉的外婆黄忠元不仅英勇无畏闯关过卡传送情报,还在“大营救”行动中为文化名人煮饭、送饭,完成帮游击队员运送枪支的秘密任务。他说,“我们有责任把先辈们的红色故事讲好,接下来希望运用好白石龙红色文化保护基金,挖掘更多的资源,将红色基因代代传下去。”
民盟龙华区总支第四支部主委、剪纸非遗传承人谭琴查阅了大量史料,以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创作了剪纸作品《风雨归舟》。谭琴带着剪纸作品出席活动,并将其捐赠给了白石龙股份合作公司。
红色文化传承的初心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加入。活动现场,深圳市水木一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书香门第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深圳仁合医院、中航智能慈善基金会等爱心企业向基金进行了捐赠。
编辑 秦天 审读 匡彧 二审 吴诗敏 三审 唐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