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热爱,在追光抓云的路上从不停歇,80后摄影师苏振飞的这几年与深中通道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年,他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拉上自己一箱子的神秘武器,从摄影器材到无人机,他将深中通道的成长过程一一记录。镜头里的时光,摄影师眼中的“孩子”,渐渐长大,一幕幕难忘的场景不停在脑中“倒带”。
2022年6月27日深中通道晨光平流雾全景
2019年4月23日,因为工作的原因被邀请到深中通道拍摄,那时候的他对深中通道并没有什么概念,仅限于“一座桥”的感觉。那一天,背着三四十斤重的拍摄设备从中山马鞍岛的一个码头上船下船,跟着工人们一起坐船到深中大桥的东塔,这一个多小时的浮浮沉沉、摇摇晃晃依然记忆深刻。
湾区“调音师”
下船那瞬间,恍如进入另一个时空,四面环海的工地同时也是工人们的简易生活区,朴素又有点孤单。有的人负责刷油漆,有的负责拉缆绳……不同班组会实行轮换,因为岛上的生活确实枯燥,曾听他们笑说“这里无聊到狗也跳海去了”。即使配备了海上篮球场、电影院等,但工程项目的建设者常常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离家的孤独。深中大桥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他们熬下来的精致。苏振飞说,每次,坐在他们的身边,站在他们的旁边,拍下他们工作时认真的侧脸,细心的动作,总被他们的朴实和敬业一次次地震撼和感动。渐渐地,也觉得自己成为了他们的一员。
西人工岛成长记:从2019年到2024年,一年更比一年美
从最初的“责任”,到如今的“执着”,苏振飞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这是他第一次参与重大交通工程的拍摄,与以往拍摄的地产项目、纪录片项目截然不同。随着一次次参与重大节点的施工建设,在汪洋大海中感受中国建筑之伟大,他开始为参与这项世纪工程而感到庆幸与自豪,为每一个难忘的瞬间而兴奋不已。
2023年6月11日8时,世界最长最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终接头顺利推出,实现与东侧E24管节精准对接。8万吨沉管内海底推出“巨型抽屉”,这是深中通道项目一大世界创举,超级吸睛。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采用的整体预制水下管内推出式最终接头,是世界首创的全新结构装置,将最终接头与最后一节沉管(E23)一同制造,推出段放置在管节对接端的扩大端内,与最后一节沉管一并浮运沉放,待最后管节标准段与已安装管节完成对接并确认姿态合适后,推出段就像一个巨型的抽屉内盒(长5.1*宽46*高9.75米,重1600吨),利用千斤顶将推出段(抽屉)从一侧推出,与E24管节的端钢壳完成对接。
2023年7月15日深中通道的穿云视觉的深中大桥,远处是深圳天际线
这个过程非常缓慢,苏振飞足足守了72个小时,跟着最后一节“巨无霸”在浮运安装一体船上浮沉,然后与最终接头实现对接。这中间他仅仅休息了不足4个小时。在这期间,他见识各种狂风暴雨天气,可遇不可求的美丽画面稍瞬即逝,幸运的是“遇到了,抓到了”。
坐着津安一号,跟随最后一节沉管与最终接头出坞并开始浮运的途中,苏振飞在经过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和西人工岛——沉管隧道上方时,拍下了“新老工程的相遇”这张照片,这是他为深中通道与港珠澳大桥留下的第一张合影。
新老工程的相遇
浮运的路上,雨一直下,这让追光的摄影师有点失落。然而,等到快天黑的时候,天边突然出现一片火烧云,越烧越旺,苏振飞立马飞出无人机,拍下了深中通道最后一个重要节点的火烧云。他说,“这片火烧云出现的概率之低,超乎想象,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场景,可遇不可求,我抓到了!”
过了两个月左右,8月7日,苏振飞第一次进入海底隧道最终接头拍摄。他说:“在海底双向八车道的隧道里,最终接头抽屉式推出技术是世界首创,从0到1没有任何案例能借鉴,必须也只能够现场亲眼观摩,才能直观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于是,他带着设备走进这个伸开双臂即可触壁的狭小空间,记录下工匠们如何在尘土飞扬、火花四溅中焊接着事先放好的钢板。虽然通风措施已经做得很不错,但是待了十分钟,苏振飞就受不了,跑出来时一边慨叹:“焊接工匠们确实非常非常不容易,常人难以想象的累!”
2023年8月7日在,已经沉放对接完的最终接头内
最近的这些天,每天开着车在深中通道上来来回回地追着不一样的“天路”,站在深中大桥上认认真真地看着蜿蜒在浩瀚伶仃洋上的“巨龙”,苏振飞更加理解“摄影就是记录历史”的真正含义。“看着深中通道在我的镜头中逐渐成型,我感到一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喜悦,更第一次感到一种不可言说的震撼!”他希望通过他的作品,全面展现出深中通道的历史且具有艺术画面感,并且又不缺少建设者温情的一面。
未来,苏振飞也许不会一直从事摄影工作,对他来说,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当每件工作做到自己的极致,他更愿意换一个赛道继续追逐,追逐不一样的光。他说,“就好像每天四点钟起床的坚持,有人说是执着的坚持,而我只是不想有错过的遗憾,在追到不一样的光,成就不一样的自己,知道自己原来拥有可以这样的成功。”
(本文所有图片均为苏振飞拍摄)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会徽以“繁荣、包容”为立意,撷取礼花绽放瞬间,由三朵花瓣交叠旋转形成图案,通过提取花朵外形和色彩,环绕花心螺旋围合一体,形成同心礼花,寓意粤港澳大湾区交融互通、活力无限,背靠祖国、绽放世界。 十五运会会徽图案由代表粤港澳三地的花瓣交叠旋转而成。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分竞技体育比赛与群众赛事活动两大类。其中群众赛事面向普通民众开放,以推动全民健身、鼓励全民参与为目标,核心特点是低门槛、广覆盖、强互动。你知道下面哪个项目不属于“十五运” 群众赛事比赛项目吗?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启幕。作为本次全运会的主要承办城市之一,深圳也将迎来多项重量级赛事。你知道以下哪些比赛项目会在深圳赛区举办吗?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