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水”进行时,“扒龙舟”的热度也在持续。6月16日,2024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在中山大学北门广场至广州大桥之间的珠江河段鸣锣开桨,珠江两岸围满前来观赛的市民游客“抢占机位”。传承2000多年的龙舟竞渡,时至今日,已经由一项传统民间体育活动,演变为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和文化盛宴。
111支龙舟齐聚珠江,近4000名运动员跃跃欲试。除高校、广州各区参赛队伍外,还有来自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等国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在穗外国商会的19支境外龙舟队,另有佛山、惠州、东莞、肇庆、清远、龙岩等6个城市代表队。比赛现场布置龙舟文化百米长卷,传播龙舟历史和文化的生动内涵。
上午9时,预赛正式开始。各组龙舟健儿在珠江水面飞驰竞渡。虽阵雨连绵,但欢呼声、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大家共同感受着“广州水上F1”赛事的速度与激情。今年的竞赛项目包括22人龙舟600米直道竞速和彩龙竞艳,前者分设男子公开组、女子公开组、男子国际组、大学生组4个组别。传统龙舟和游龙则是表演项目。
“我们队伍日常都有训练,每个星期要训练两次,每次大概1到2个小时。因为这次赛道比较长,有600米,所以我们也重新设计了一下比赛策略,大家齐心协力,氛围很好。”香港乐力龙舟队运动员盛志雄表示,此行对内地龙舟赛体验感颇佳,除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之外,龙舟竞渡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健康的运动,且有助于提升祖国凝聚力。
澳门大学龙舟队运动员李景匡告诉记者,“在澳门,练习场地是一个封闭的湖,这次比赛在珠江,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江里浪大,而湖里比较平静,是一个蛮不错的全新体验。我们在澳门是最强的,来到内地后发现还有更强的。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这样的赛事是一个很好的交流。”
这些二十岁出头的运动员们来自不同科系。当龙舟出水、锣鼓声响,热血沸腾的赛事里有青春的能量、充满斗志的比拼,亦满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与认同、文化纽带和国际友谊的愿景,以及世界共通的刚健朴实、向上向善美好品质。大型原创当代舞剧《龙·舟》也在本周末上演。总编导钱鑫认为,“龙舟也好,舞蹈也好,都是用肢体来展现力量的美、竞速的美,展现团结拼搏的精神。”
“正好赶上周末,我专门从深圳前来观赛。总是在各种新闻和短视频里刷到龙舟赛的‘燃’,今天终于亲身体会到现场氛围的浓厚。”她看到,运动员们热情高涨、蓄势待发,这次也有许多海外选手参赛,岭南传统民俗文化可以更好地“走出去”,打通古今中外的文化传承界限,让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喜欢。
下午14时,在阵阵催人奋进的锣鼓声中,各支龙舟队伍在珠江河面展开激烈角逐。它们弹射起步、“快到重影”,划得像复制粘贴。英姿飒爽的运动员里,有“乘风破浪的姐姐”、“披荆斩棘的哥哥”,也有从村里“扒龙舟”习俗中眼观传承的18岁少年,更有白发苍苍的“银龄”选手。
广东著名游泳运动员、亚运会游泳冠军余贺新鸣锣发令。余贺新透露,目前正在紧张备战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希望在家门口作战再创佳绩。值得一提的是,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龙舟赛作为其中一项群众赛事备受关注。
“我们这个队伍基本上每年有十个月的训练时间,队员都有十来年的经验。”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龙舟队教练张启光指出,南沙曾多次参与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这个高水平队伍集聚的赛事,且取得过优异成绩,2016年标准龙项目夺冠,2019年传统龙项目问鼎。这次该队既参加标准龙项目,也参加传统龙项目。
“标准龙是22人一条船,传统龙是70人一条船,人数要多出几倍,在配合上难度也会高一些。而且传统龙划的动作也不一样,起步完之后要跪着划,技术也更难掌握一点。”张启光提到,这次比赛是600米,往年一般都是300米,针对翻倍的距离,该队也增强了耐力有氧训练,最终如愿保证稳居前三。
在张启光看来,赛龙舟展现奋发向上精神风貌,鼓励全民参与,对于文化传承、国家富强意义重大。对于哈萨克斯坦骑士龙舟队领队金贝克而言,划龙舟是一项可以长期坚持的、令身体能量显著改善的运动,“享受划龙舟时特别累的感觉”。2018年,他在上海海事大学留学,只划一次便爱上了龙舟。如今,他在广州生活,从事外贸生意。
龙舟变成湾区生活的一部分,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可见一斑。“恭喜我吧,我成为哈萨克斯坦龙舟协会的主席。”2023年9月2日,他开心地发布这条动态。“之前做许多运动,刚开始一周就喊放弃,唯有龙舟坚持了下来。”回国后,金贝克还念念不忘划龙舟,就着手组建团队展开训练,并跨境高价买“正版”龙舟,将这项运动和文化引入哈萨克斯坦。
这次哈萨克斯坦龙舟队首度亮相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即获得22人龙舟男子国际组比赛第四名的好成绩。“比赛前我们提前过来广州训练,这里的龙舟队很多,气氛浓厚,许多中国队伍会教我们怎么划,告诉我们哪里需要改进,可以得到有益经验,并且这次赛事组织得非常棒,我也可以学习怎么组织比赛。”他说道。
最终本届龙舟赛的各组别冠军全部决出,22人龙舟男子公开组冠军为广州市海珠区大唐五甲龙船运动俱乐部,女子公开组冠军为广州市白云区石门街鸦岗村女子龙舟队,男子国际组冠军为世界华人运动会龙舟联盟委员会龙舟队,大学生组冠军为华南师范大学龙舟队。
除了紧张刺激的竞速项目,彩龙竞艳、游龙、传统龙表演也精彩纷呈,珠江江面锣鼓喧天、旌旗摇动,有的龙舟花哨有趣,有的龙舟威武雄壮,有的龙舟灵动飘逸,茨菇、菱角、马蹄、茭白、莲藕、金马、扛虎武松、济公摇扇等精巧摆件和角色扮演登上“秀场”。参加表演赛的传统龙队伍捧走奖牌、大罐烧酒和头戴红花的大金猪,是夜还将大摆“九大簋”宴席。
广州市从化区龙舟队运动员陈劲今年是第一次参加彩龙竞艳项目。“看台上会有一些评委给我们打分,我们不比拼速度,但是我们一定要把气势划出来,水花、整齐度都会纳入评分标准。”他说道。同队的陆先生向记者“安利”:“路过主席台时,当鼓手敲鼓,我们会一起挑起水花,这是一个亮点动作,拍照非常出片。”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吴诗敏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