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深圳持续下了一整天的雨,并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雷声。在天气状况最为恶劣的时段,多个预警信号同时生效,暴雨预警、雷雨大风预警等纷纷“在线”,最高峰时有6个预警齐发。据深圳市气象台最新预报,龙舟水的影响尚未结束,16日清晨至上午深圳的暴雨风险依然较高,市民需保持高度警惕,做好防御措施。
昨天下了多大的雨?
据气象部门报告,15日从早晨至傍晚,深圳连续受到三轮强雷雨的影响,全市普遍出现大暴雨天气。在此期间,随着雨势加强,深圳气象台不断发布暴雨预警和雷雨大风等预警信息。在恶劣天气影响较大时段,多个预警信号同时生效,最多时有6个预警齐发。
6月15日,新洲路和红荔路交会处,一名外卖员冒着大雨送餐,经历持续强降雨后,道路出现明显积水。深圳晚报记者 陈玉 摄
详细气象数据显示,自6月15日6时至19时45分,深圳全市平均降雨量为80.1毫米。盐田区的降雨量最为显著,达到162.1毫米,其次是大鹏新区的118.1毫米和南山区的106.1毫米。此次降雨的最大累计雨量出现在盐田区海山街道,高达221.5毫米。同时,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记录到了一小时内85.3毫米的强降雨。
此外,深汕特别合作区也受到了此次强降雨的影响,平均降雨量为109.4毫米,其中小漠镇华润电厂站记录到的最大累计雨量为178毫米,同时该站在一小时内监测到了90.1毫米的强降雨。
强对流天气为何频发?
深圳市气象台解释说,广东地区受高空东西风系统交替影响,以及温、热带不同天气系统的频繁活动,导致强对流天气多发。剧烈的强对流天气常以飑线形式,沿西北-东南路径席卷而来,穿越佛山、广州,经过珠江口,一路抵达东莞、深圳。
6月15日,受持续降雨影响,新洲河水量明显增大。 深圳晚报记者 陈玉 摄
当气流由开阔地带进入狭窄地形时,通道变窄,空气流通速度加快,风力会突然增大。这种地形对气流的影响被称为“狭管效应”。尤其在深圳西部沿海地区,由于紧邻珠江口,地形平坦开阔,在受到来自西北部的强对流大风影响时,高楼间的狭窄区域容易形成“狭管效应”,从而进一步加剧强对流大风的影响。
深圳做了哪些应对措施?
为应对本轮强降雨,深圳市三防办表示,全市各级各单位按照应急响应要求迅速行动,深入一线进行巡查。降雨影响期间,重点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易涝点、危险建筑边坡、高层建筑幕墙、地下施工点、地下车库、隧道涵洞、桥梁、电力设施等关键部位的排查工作,并及时处理相关灾险情。
6月15日,排水工作人员在道路上检修排水设备。 受访单位供图
同时,各排水单位也在一线加强应对工作。坪山区应急管理局介绍称,针对强降雨可能引发的路面积水、管道堵塞等问题,坪山排水公司集中开展了地下管网、防汛抢险设备、排水设施等重点部位的隐患排查工作。同时,对重点区域排水管网进行了汛前清疏工作,以确保在强降雨期间能够迅速响应,实现以“迅”待汛。
深圳市气象台提醒广大市民,目前深圳仍处于“龙舟水”期间。近期的降雨具有典型的暖区暴雨特征,短时雨强大且突发性强,强降雨落区具有随机性。因此请广大市民提前关注深圳天气预报信息,并做好防范措施。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