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自然-代谢》9月2日发表的一项病例研究显示,一名19岁的德国男性在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并康复后,被诊断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作者认为,虽然这份报告并没有确立COVID-19与糖尿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但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可能会对人类控制血糖水平的器官——胰腺的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上述研究题为“Autoantibody-negative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after SARS-CoV-2 infection: a case report”,通讯作者为德国石勒苏益格 - 荷尔斯泰因州大学教授Matthias Laudes。
目前已知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结合ACE2糖蛋白进入人体细胞,ACE2糖蛋白也存在于人胰腺β细胞上。胰腺β细胞在胰岛素的生成中起着关键作用,而ACE2被认为对β细胞功能很重要。
最近发表的几项研究也表明,新冠肺炎与糖尿病之间可能存在联系,但数据不足以支持说新冠肺炎直接导致人类糖尿病。
例如,英国帝国理工学院8月发布一项研究显示,2020年3月到6月,英国新冠疫情高峰期期间,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数量比往年同期增加了一倍,这显示新冠病毒感染可能与儿童罹患1型糖尿病存在关联性。进一步调查显示,被诊断出罹患1型糖尿病的儿童中,有一部分人感染了或曾感染过新冠病毒。
Matthias Laudes等人此次在论文中介绍了一名19岁的白人患者,他因异常疲劳、疲惫、过度口渴和尿频被石勒苏益格 - 荷尔斯泰因州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患者的体重也在几周内下降了12公斤。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时间线。3月14日,患者的父母从奥地利返回;3月16日,患者的父母出现新冠肺炎症状;4月6日,患者出现糖尿病相关的典型症状;4月29日,患者进行抗体测试;5月5日,诊断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血液检查显示,除了糖尿病的其他标志外,患者的β细胞功能也有所下降。患者没有高危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型,该基因型容易使人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但有一种与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风险略微升高相关的基因型。然而,该患者并没有常见形式的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常见的自身抗体。
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球蛋白G抗体检测呈阳性,但是对免疫球蛋白M抗体检测未呈阳性。这表明,他在入院前5至7周之间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大约在那个时候,他的父母从奥地利滑雪旅行回来,并出现了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
患者在确诊时血红蛋白A1c(一种表示血糖水平是否已经高于正常水平的标志物)水平较高,这可能表明他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之前不久已经患上了1型糖尿病。但作者指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型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当身体产生过多的血酸时会发生)可以导致血红蛋白A1c水平较高——无论糖尿病的时间长短,而该患者只是在感染后才出现糖尿病症状。
作者总结说,这个病例研究并不能说明新冠肺炎导致了该患者患上糖尿病,而且不能排除他之前已经患上罕见形式的自身抗体阴性1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可能性。
但他们认为,新冠病毒感染可能通过病毒对β细胞的直接作用,而对胰腺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开展更多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实验研究,来调查新冠病毒感染与新发糖尿病发展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5-020-00281-8
编辑 程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