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组织的“我与生态文明零距离”环境监测系列科普活动正式拉开序幕,首场活动为世界环境日特色宣传活动之一,联动宝安区重点工业企业,带领环境监测“体验官”深入污染源监测第一现场,开启污染源监测全流程解密行动。
此次活动得到各界市民的积极响应。参与活动的市民中有在校学生、建筑从业者、媒体记者、工程师、公司管理等,营造了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的社会氛围。
现场直击:重点工业企业监测采样
本次活动的第一站来到宝安区的一家重点工业企业,在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体验官”们来到企业废气处理设施现场。
讲解员向大家科普了常见的几类大气污染物及VOCs对环境的影响,并介绍了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对VOCs的治理攻坚成果。随后,监测人员现场展示了VOCs远程智能采样流程,从采样准备到采样存储全部通过智能终端操作,不仅能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完成远程智能采样还能同时远程操控多台设备。
随后,在企业的废水排放口,监测人员展示了工业企业废水样品采集流程。从样品信息收集到样品采集再到样品封装等,“体验官”们一边赞叹监测工作人员的专业严谨,一边踊跃提问,讲解员一一解答,与现场观众进行深入交流。监测人员们还准备了烧杯、pH试纸、重金属快速检测包等材料,引导观众体验废水快速检测过程,并现场科普了pH值、化学需氧量、悬浮物等废水检测参数及含义。
深入揭秘:样品管理及实验室检测分析
在监测人员的带领下,大家来到本次活动第二站——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宝安分站实验室,从工业企业采集的样品将在这里进行分析和检测。“体验官”们走进样品管理室,了解样品管理的流程和方法。
样品接收员向大家介绍:如果说现场采样后生成的二维码是样品的“临时身份证”,那么在样品管理室经过系统编制形成的条形码就是样品的“终身身份证”,“终身身份证”将跟随样品分发下达至实验室分析,记录样品数据与报告,实现全程溯源。
随后,“体验官”们来到重金属实验室和有机实验室。技术人员对实验室精密仪器的功能及操作流程进行了介绍,体验官们观摩和学习了现场采集的样品回到实验室后如何进行后续分析检测,大家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工作环节有了更深的了解。
躬行实践:废水总磷含量快速测定体验
参观完实验室,“体验官”们戴上手套、穿上白大褂,客串“专业技术人员”,在分析员的指导下进行废水中总磷含量的测定。“准确取25ml已前期处理的水样,用纯水定容到50ml后加入显色剂摇匀……室温下静置15分钟,水样将慢慢变蓝,颜色深浅反映了浓度高低……”在工作人员的讲解和引导下,“体验官”们进行分析测试。通过与监测工作人员的零距离交流,大家收获颇丰,纷纷表示要从点滴做起,做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者。
“此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接下来我会继续深入学习污染源监测知识,在日常工作中打造环境友好工地。”身为建筑从业者的魏先生如是说。
“这是我第二次带孩子参加‘我与生态文明零距离’环境监测科普活动,今年新增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远程智能采样展示,监测人员通过智能终端就能完成采样过程,令我们大开眼界!”个体经营者刘先生说,讲解员还介绍了VOCs的相关知识,很通俗但很专业!希望这份特殊的六一节礼物,能在孩子心中种下环保的种子。
据介绍,近年来,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以“科教兴站”为总体目标,全力支持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突破。此次污染源监测解密行动,通过招募市民群众“零距离”感受环境监测工作,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接下来,该站还将在中部(南山区、福田区)、东部(盐田区)分别开展“我与生态文明零距离”城市环境监测和山海监测系列活动,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全民共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周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