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ART SHANGHAI上海城市文化与字体”探索计划在上海外滩源壹号启动。2024年时值中法建交60周年及现代汉语诞生一百年,该项目以2024年11月举办的中法文化交流展览“双城记:摩登的双面”(Paris Chic -Shanghai Moderne)为时间契机,溯源“装饰艺术”这一20世纪20年代兴起于巴黎,并在1920至30年代塑造了上海都市景观的美学源流,探索并发掘“字体”与一座城市的历史源流、文化脉络、生活场景的关联。
“ART SHANGHAI欧洲国家珍藏展”主席郁为琦在发布会上讲话
1930年代的上海,是中国现代城市的发端,其开放包容的气质孕育出中西并融的物质形式和文化景观。英文“Modern”(法文“moderne”)在上海被音译为“摩登”。伴随着上海成为中西商业与文化交融的亚洲第一国际性都会,1920至1930年代的上海也成为了孕育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地方。当时中国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五大书局都集中在上海,上海拥有全国最重要的出版社、最先进的印刷设备和最健全的发行网络,并汇集着有着先锋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创作、出版、印刷和发行人才。中国最早期的杂志期刊画报正是诞生在上海。字体设计也正是于这个时期蓬勃发展,在广告招贴、路牌店招、商品包装、电影、书刊等不同的城市公共生活界面上,展现出文字的力与美,连接着人们对这个“新世界”的认识。
来自艺术家丁乙的SHANGHAI ART DECO家具收藏,该批藏品将成为11月份即将开幕的“双城记:摩登的双面”中与上海装饰艺术风格有关的篇章中的主要脉络,也将成为此次“上海城市与字体”探索计划中重要的实物研究对象。
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感召下,“ART SHANGHAI上海城市文化与字体”探索计划汇集当下中国在字体、出版、印刷领域深耕多年、有着杰出成就的专家、设计师与出版人,并联合在上海城市文化领域有着深厚物质收藏或学术实践的收藏、研究、鉴赏者,共同创造一款致敬上海城市精神的(装饰艺术风格)中西文字体。这一探索项目的成果将于2024年11月在上海外滩源壹号举办的展览“双城记:摩登的双面”中首次应用,并计划于2025年完成完整字库的研发,以开源的方式公开发布,让社会公众共享及使用。
项目策划人杨林青在发布会上发言
现代汉语已诞生了一百年,而塑造了上海都市美学源流的“装饰艺术”也诞生了一百年。在数字时代不断让字体的设计与应用趋近标准化的今天,“ART SHANGHAI上海城市文化与字体”探索计划,将开启这场由承载着上海城市精神的“装饰艺术字体”切入的“追溯—探索—创造”之旅,以中西文字体并举的方式传承上海所独有的中西并融的现代质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的举办地上海外滩源壹号,这座建于1849年的建筑,见证了上海成为一座世界性大都会的历史今昔。在ART SHANGHAI展览期间,它将作为艺术展览空间对外开放。不同于传统的美术馆“白方空间”,系列展览在展陈上舍弃与时序、进程、门类相关的线性秩序,将建筑空间划分为数个独立场域,复归和召回这座建筑本身的故事性和文脉,最终呈现出深入、鲜活、完整的感官体验。
编辑 欧阳晨煜 王雯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李璐 三审 吴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