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魔咒”要来了,年底投网贷如何不踩雷?

读特记者 邹媛
2017-11-09 11:54
摘要

下半年以来,由于监管政策逐步收紧以及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等因素,部分网贷平台风险加速爆发出来。

下半年以来,由于监管政策逐步收紧以及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等因素,部分网贷平台风险加速爆发出来。从数据来看,10月份网贷行业成交量和收益率双双下降,网贷问题平台数量再度高企,跑路、提现困难、停业及转型的平台合计超过50家。而随着年底临近,业内人士认为网贷行业风险有加剧释放的趋势,但今年可能不会出现平台爆雷潮,由于年底投资人对资金需求比较旺盛,对行业形成一定的抽资压力,可能会出现资金短缺而引起流动性风险。

问题平台呈高发之态

根据网贷行业的历史数据来看,每逢年底即为网贷行业“爆雷”的高发期,而今年三、四季度以来平台风险爆发的情况,却与往年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监测数据显示,10月P2P网贷行业的成交量为2183.94亿元,环比9月减少了7.12%。截至2017年10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1975家, 10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54家,其中问题平台30家(跑路9家、提现困难21家),停业平台20家、转型平台4家。问题平台数量及影响范围仍呈高发之态。

“以上属于数据短期、局部波动,不能代表网贷行业整体风险加剧。”人人聚财CEO许建文认为,目前监管尾声将至,在重要节点到来前,良币驱逐劣币的速度加快,也可以说,行业在监管基本齐备的框架下,已经进入正常的优胜劣汰模式。

许建文表示,P2P自去年开启整改模式以来,纯粹的诈骗平台已经跑去大半,网贷平台总数也下降至不到2000家,近期出现集中爆雷,大多属于平台运营、管理、风控方面的能力问题。而P2P已进入拼资产端实力、拼运营管理能力的阶段,中小平台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应透过现象看本质,表面上短期内问题平台数量上升,但实际上这是行业在加速向好的信号。

“与往年相比,今年可能不会出现平台爆雷潮。”网贷之家研究员王海梅认为,在严监管下,近一年出现问题平台的类型都以主动停业及转型等良性退出为主。而年底投资人对资金需求比较旺盛,对行业形成一定的抽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年底行业整体还款压力较大,催收困难而造成平台出现运营不善、提现困难、跑路等问题的可能性。

多维度考察避“踩雷”

目前距离年底越来越近,在节日接踵而至的同时,网贷平台的营销力度也会随之增大,对于即将到来的“年关魔咒”,部分网贷投资者直呼无所适从,却又很难抵御双十一、圣诞、元旦、春节等可以预见的加息机会。

“不要被平台年底加息之类活动所迷惑、丧失警惕,年底更应稳健谨慎投资。”许建文表示,对于理性的网贷投资者,应该多维度考察平台。不少小平台为缓解资金紧张、吸引投资人,可能会给出超常规的优惠,投资人应该加深了解,平台整体实力、运营情况,以免想薅羊毛反踩雷。

许建文建议,市民在投资网贷的时,应先了解平台的合规动作,比如是否上线银行存管、是否进行了完备的信息披露,是否还在变相承诺保本保息等等,选择平台的时候,首先剔除明显在核心指标上没达到监管要求或践踏政策红线的平台。其次,要看平台资产端实力和具体的项目标的信息,需要对平台的资产类型、业务模式、客群等等进行一些了解查证,降低投资风险。

整体而言,市民在选择平台时不仅要关注收益率,更应多关注平台的背景、合规性、信披透明度以及舆情消息,第三方平台的论坛、QQ群都是获得舆情信息的渠道,对被曝光大量负面消息、信批差或合规较差的平台,应先选择观望。此外,不要有国资系上市系一定不会出事这样的迷信,要看实力而不是派系背景。如果不幸踩雷,应当在第一时间内收集证据、保存证据,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见习编辑 赵偲容

(作者:读特记者 邹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