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也有原住民“吗喽”!爱它,请不要喂它

读特客户端综合
2024-05-28 17:16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猕猴不仅是塘朗山郊野公园土生土长的“原住民”,更是公园生态系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剪辑:谢小蕾

国内哪家猴出名?

大家第一反应或许是

峨眉山、黔灵山的那群猴儿

其实

深圳也有原住民“吗喽”

尤其是在塘朗山郊野公园

这不

最近不少深圳人都打卡了塘朗山的“吗喽”

小红书截图。

塘朗山猴子为野生猕猴

塘朗山郊野公园初建时,野生猕猴就已经存在,数量不多。至今,它们已在公园生活近20年。由于公园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加上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塘朗山野生猴群的活动范围从山林里逐渐扩大到山道周边。它们经常在青云台、赏荔亭、陶然亭一带组团出没,或嬉戏打闹,或林中觅食,或休憩养神。

2023年,《塘朗山郊野公园猕猴种群调查及其活动行为研究》项目启动,通过GPS追踪和实地调查对猕猴种群展开监测。项目中期进展报告显示,塘朗山郊野公园现阶段仅有1个猴群,总数约20只,与内伶仃岛上的猕猴是同一种类。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人员博士后伍乘风表示,猕猴不仅是塘朗山郊野公园土生土长的“原住民”,更是公园生态系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喂“猴哥”不可取!

打卡需谨慎

据@深圳身边事 消息,塘朗山中的猴子会冲到路上讨食。其中,“项圈公猴”是猴群“讨饭担当”,完全不怕人,是塘朗山明星猴,所以常被误认成“猴王”。而真正的“猴王”猴狠话不多,也不屑于讨饭。

图源:网友宥汐

有不少市民慕名前往塘朗山公园想要“打卡”可爱灵动的小猴子。但需要提醒:一定要注意安全!观猴可以,但切忌喂猴!

《塘朗山郊野公园猕猴种群调查及其活动行为研究》项目结果表明:


塘朗山的猕猴受到人类投食影响严重,平均人类来源食物占比近七成,体重高于内伶仃岛猕猴,营养过剩,且活动半径缩小。


2023年塘朗山郊野公园猕猴其种群繁殖率已经达80%,有肥胖趋势以及性早熟现象。


同时,根据行为观察结果,投喂会大幅度增加其他游客被攻击的风险,加剧“人猴”冲突。

投喂野生猕猴并不是一件善举。“见猴就喂”是对猕猴的错误训练,部分被猕猴攻击后的游客,把食物给猴子息怒的行为,让猴子产生攻击游客可以获得食物的错误认知,只会让伤人事件愈演愈烈。

此外,投食还会导致人与猕猴的距离过近,增加游客被攻击以及人猴共患病相互传染的风险。

猕猴靠近人只是为了食物,没有食物猕猴对普通人没有任何兴趣。“对猕猴来说,眼睛对视是一种挑衅行为。”伍乘风强调,当人靠近时,猕猴会感到紧张,很可能会吓得本能地发起攻击。“成年猕猴可以用牙咬开椰子壳,牙齿很锋利。”

图源:深圳特区报

根据调查,塘朗山总体植被资源非常丰富,有充足的天然食物供野生猕猴取食。因此,完全不需要游客去特地投喂。游客在观猴时应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尊重它们的天性和生活环境。

图源:深圳特区报

据公园统计,这两年,猕猴伤人事件随着投喂人数的增多而发生。多数发生在周末和节假日,受伤游客以小孩和女性为主,有的人投喂时被抓伤,有人围观时太过靠近被袭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人猴关系关注度的升高,塘朗山郊野公园管理处为了确保人、猴健康,和满足游客观赏需求,也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目前,公园管理中心利用园区边坡,通过彩绘的形式,向游人科普猕猴的行为特点和习性,多方面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

提醒各位想去打卡“猴哥”的朋友

管住投喂的手好奇的心!

(综合来源: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身边事、小红书)

编辑 秦涵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客户端综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