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百年老字号酸梅汤首进文博会,“相中”了深圳报业食堂

读特新闻记者 黄泽霖 陈雯莉
2024-05-27 12:17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老万成”酸梅汤作为“湖北老字号”和“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次参展。

你知道湖北武汉的“老万成”酸梅汤吗?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上,“老万成”酸梅汤作为“湖北老字号”和“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次参展。“老万成”参展人员近日接受读特新闻采访时表示,希望借助文博会寻找更多“走出去”的机会,“比如与隔壁的深圳报业集团食堂合作,让酸梅汤先走进深圳的‘网红’食堂。”

文博会上,记者在“老万成”展位遇见了该品牌第三代传承人刘汉华。年近古稀的他特意从武汉赶到深圳坐镇展位,见到有观众来咨询时,他总会亲切地讲解酸梅汤的熬制过程和品牌故事。

“老万成”第三代传承人刘汉华(右)与销售余吉。

“我17岁就进入‘老万成’了。做过门店销售、工厂制作、公司管理等各种岗位,到现在待了有50多年。”刘汉华介绍称,“老万成”创始于1910年,是武汉的百年老字号。因为武汉的夏天比较湿热,所以创始人早年用乌梅、山楂和白砂糖熬制出适合夏天饮用的酸梅汤,有助于开胃生津、消热解暑。与其他酸梅汤不同的是,“老万成”的烟熏味比较淡,口味偏酸甜,这是根据当地人的饮食口味调制的。

为什么一碗酸梅汤可以传承百年?刘汉华表示,从创始至今,“老万成”一直坚持手工熬制酸梅汤。早期的工厂环境和设施都比较落后,用普通的锅炉来熬汤。工人在热气腾腾的炉子旁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很多人都受不了这份工作。后来更换了高级一些的锅炉设备,工人也会轻松一些,但仍需要守在工厂里,紧盯熬制的过程。

“老万成”生产的酸梅膏亮相文博会。

作为品牌的第三代传承人,一把年纪的刘汉华现在仍会经常到工厂,一方面监督制作,保证酸梅汤的出品;另一方面在培养下一代非遗传承人。“希望这个老字号可以一直传承下去。”刘汉华说。

和刘汉华一起来文博会的“老万成”销售人员余吉表示,“老万成”现在已经在武汉开设了5家门店,接下来还将新开两家门店。“我们没有到过武汉以外的城市开店,主要是想保证酸梅汤的出品质量。”余吉说,开店之外,“老万成”还给当地不少企事业单位的食堂供应酸梅汤,通过这种合作方式让更多人认识这个百年老字号。

“老万成”的展位与“深圳报业集团食堂”的展位是邻居。

“这次来到文博会,希望能寻找到更多‘走出去’的机会。”余吉笑称,巧合的是,这次“老万成”的展位正好与深圳报业集团食堂的展位相邻,得知深圳报业集团食堂是本地“网红”食堂,包子馒头受到很多市民喜爱,所以在参展期间与食堂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短暂交流,“希望未来有机会与深圳报业集团食堂合作,将‘老万成’酸梅汤带到深圳。”

对此,深圳报业集团食堂展位的工作人员表示,很开心在文博会上受到百年老字号的关注。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食堂以后也会考虑相关的合作,为深圳人的餐桌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黄泽霖 陈雯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