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展览规模、展商数量、海外参展商、采购商数量以及文化产业头部企业参与度上再创新高。今年全国共有超6000家展商线上线下参展,第十五次实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
深圳城市形象片《敢为人先》中的重要道具“梦想之翼”亮相13号馆。
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成果亮眼。本届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3号馆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集中展示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及广东省其他地市文化产业发展和合作成果,突出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创新发展产品和项目;汇聚华为、腾讯等企业最新文化科技项目;扩容香港、澳门展区,充分呈现港澳特色文化和创意产品。
展现香港澳门多元文创面貌
寻常的香港风貌,不管是今天的景观,还是记忆中的印象,都为创作者带来无限的灵感。
走进香港创意馆,直面而来的就是港风港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幅2×3米的巨型壁画,其中一幅作品由二十一个画面拼合而成,是隐含十八区景观的香港风景画;另一幅则上下对称,以香港的未来为主题,呈现香港的想象空间,玩味与创意十足。由交通工具启发而来的“香港重机系列”,由舞狮衍生的“瑞兽勇者”,甚至由广府俚语变成的“三脚猫”等以香港生活为素材的艺术玩具,满载城市记忆,令人会心一笑。
以香港历史地标九龙寨城为素材的文创产品。
注重艺术和创意相融合,是本次香港创意馆的一大特色。据介绍,本次香港馆邀请了九位艺术家/设计家,以及九个品牌参加,从多个维度呈现香港多元的文创面貌。
运用区块链、元宇宙技术等数码艺术,制作出的以九龙寨城等香港地标为主题的元宇宙游戏,令人耳目一新;香港新旧交融,有着独特的设计趣味,香港设计师崭新设计的旗袍、青花瓷,将中式元素充分现代演绎,映衬出不一样的“中式情调”;将咖啡渣制作成麦当劳的椅子、把碎布再造成麻将,香港文创产品一直在推陈出新,还踏入跨界和物质循环再利用及转化的新方向。
香港新旧交融,旗袍设计也映衬出不一样的中式情调
澳门独特的文化底蕴、东西方融合的特色建筑、多元的城市风貌,吸引了不少内地及世界各地的影视作品到澳门取景,透过镜头呈现千姿百态的澳门。致力于打造“演艺之都”的澳门,在本届文博会上重点推介澳门文化演艺活动及影视业发展。
《湾区儿女》《青春之城》等热播电视剧都有澳门影视企业参与的身影,澳门世界文化遗产郑家大屋的沉浸式戏剧《郑家夜宴》已成功演出50场……据悉,澳门原创影视作品近年稳步增长,题材亦多样化,部分作品在国际获得奖项和参展机会。澳门文化局积极促进影视业界及关联行业的互动,在今年三月还成功举办“第一届澳门国际短片节”,搭建起国际交流及展映平台,“期望未来有更多内地的作品到澳门取景拍摄,增强澳门的文化传播力。”
深圳产业组团“黑科技”成热门打卡点
700余个零部件组成、使用了7种不同的材质制作、翼展近6米……2024深圳城市形象片《敢为人先》中的重要道具“梦想之翼”亮相13号馆深圳产业组团,不少市民专程来打卡。为了打造出这一极具科幻感的道具,主创团队点石数码与设计过《指环王》《阿凡达》等特效和道具的新西兰维塔工作室合作,“从最初的设计草图到最终的成品,‘梦想之翼’的诞生历时六个月。”点石数码展位负责人表示,它的设计复杂程度得到了维塔工作室的认可,甚至被认为超越了《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中的任何道具。
同样成为深圳产业组团热门打卡点的,还有比亚迪仰望U9跑车。这款纯电动超跑融合了科技与传统美学,造就优雅的线条和极致速度。仰望U9还带有各种黑科技,比如开门不需要钥匙,只要敲敲车门,车门就能打开,这让现场不少观众惊叹,国产汽车已经进入了“next level”。
戴上VR眼镜,就能零距离观赏莫高窟第285窟的细节,还能“上升”至窟顶,身临其境参与壁画故事情节,感受古时洞窟中曾被照亮的场景,这是腾讯文旅带来的“寻境敦煌·VR沉浸展”。据腾讯文旅展位负责人表示,他们还首次在数字世界中1∶1还原长城,近年来腾讯文旅推动文化资源全面上云,将传统文化沉淀为可永久保存、可再创作的文博数字资产。
岭南文化嫁接潮流元素
佛山馆整个展馆坐落在“佛山大榕树”下,而悬挂于牌坊下方的龙舟艺术装置,正似在佛山叠滘龙船漂移大赛中挥桨竞渡的龙船,尤其引人注目。据介绍,佛山馆集中展示了粤剧文化、功夫文化、龙狮文化、秋色文化、祖庙文化等佛山传统文化,嫁女饼、高明濑粉、石湾玉冰烧等众多代表性的佛山非遗美食也吸引观众驻足品尝。
在13号馆内,广东各个城市展馆特色鲜明、百花齐放,推动传统岭南文化与现代元素的交融,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品牌,呈现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魅力。
佛山馆的设计充满岭南特色。
东莞馆以“潮流东莞”为主题, 集中展示东莞在潮玩产业、潮流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成果,展出“十里红妆”“醒狮”“千角灯”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国风国潮产品。其中“千角灯”3D金属拼图,用现代时尚元素还原了千灯千角、百子千孙图以及二十四孝灯带等东莞国家级非遗千角灯的风采,成为现场备受观众欢迎的文创产品。
广州、惠州、中山、珠海、江门等大湾区城市同样植根于本土文化,在本届文博会上集中展示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极致碰撞而出的创意设计产品,让人们直观感受湾区城市的潮流创意文化,尽显南粤大地文化产业风采。
编辑 周晓飒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