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化消费升级 文旅产业做足“文章”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李丽/文 胡蕾/图
05-24 23:1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文博会上,历史名胜、文化街区、特色小镇等文化旅游资源,沉浸式体验、旅游演艺、康养等新型旅游消费场景及旅游装备,展现文旅产业的繁荣,也让人感受到文化消费的提质升级。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产品的品质和体验,越来越看重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创意元素,如何打造独具特色的新产品、新风貌、新业态,成为广大参展商热议话题。

文旅融合·文化消费展在沉浸互动中带给观众文旅融合的新体验。

观众驻足观赏来自乌鲁木齐的精美饰品

瞄准发展痛点,供需双方一起“找药方”

文博会现场,贵州省都匀市水家学会副会长侯圣存,正在静静地展示水书书法,与周围热闹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水书,是一种古老文字符号,主要流传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及其周边地区。虽然,当地有学校开设水书课程,也有学者和民间艺人在努力收集、整理和研究水书文字,但力量有限。”侯圣存提出,以“水书”为媒介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三都,促进当地文旅事业发展,并以文旅带动非遗保护或将是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举措。

贵州省都匀市水家学会副会长侯圣存(右二)与“水书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州级传承人蒙富春(右一)在现场展示水书书法。

中共安远县委宣传部陈建平介绍,此次是安远首次参展文博会,希望能亮出祖国的东江源、湾区的“后花园”、世界的“脐橙园”、采茶戏的发源地四张文化名片,全面展示安远独特的文化魅力。同时,此次参展也希望能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寻求产业对接,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促进安远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安远县脐橙种植

像侯圣存、陈建平一样,不少地方组团带着供、需双向需求,积极在文博会平台上寻找着合作机会,力争创造出下一个“文旅爆款”,带热一方乡土。 深圳宏博昌荣传媒集团早就关注到了这一需求,本届文博会上,正式启动“城市文化合伙人”产业交易平台共建计划。

提及初衷,深圳宏博昌荣传媒集团董事长窦鹏介绍,在县域文化中藏着中国老百姓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宝藏,但正因“藏而不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痛点。在以内容为核心的新传播时代,市场需要构建一个以优质文化为核心的产业结构,不断创作出新的优秀影视作品,让影视传播加速地域文化推广,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为老百姓富起来尽一份力,可能这条路很艰辛、很漫长,但却能真正关注到百姓的需求和幸福。

安远县代表在“城市文化合伙人”产业交易平台共建计划舞台上推介当地优势资源

科技升级表达,“夜游”光影讲述城市文化

光峰科技展馆内,仿真缩小版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冷却塔外立面,在激光投影下,变成了一块天然巨幕,巨幕上的动态光影,描绘出一幅动人壮美的画卷。

光峰科技公共事务部总监李一飞介绍,随着“夜游经济”的崛起,灯光秀已经从“城市亮化”“城市美化”步入到“城市文化”的范畴。作为激光显示科技领军企业,文旅一直都是光峰科技的传统业务之一,完成了不少优秀的文旅亮化项目,如多系列工程投影机助力打造的“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以将军山景区内山、海及周边村落石头林为载体,用近1.8万平方米的巨幅一体化多媒体集成投影,打造出超视距山林石海实景演艺;位于深圳蛇口的浮法玻璃厂“大筒仓”,也实现了从“工业遗址”到“城市艺术地标”的蝶变,大筒仓首期数字艺术展上,利用投影等数字媒体展示方式,多位艺术家的作品在筒仓外立面展出,让观展者游走于虚拟与现实之间,沉浸体验夜间数字艺术。

作为激光显示科技领军企业,光峰科技通过科技与文化的交融,在文旅亮化,舞美表演、城市光影,家居、办公以及车载显示等方面,不断创新应用场景,打破显示技术的想象边界,为用户和消费者带来更美好的超乎想象的视觉体验。李一飞表示,“我们可以通过大型文旅、文艺演出、景观亮化、夜游灯光秀等多种方式,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播、用光影讲述中国故事,因为,‘光影秀’不仅保留了建筑美学价值和时代记忆特质,也为文化生产提供了新的创意,能大幅提升消费者的夜间景观游览体验。我们对未来的市场非常有信心。”

开辟新赛道,文旅产业创新“无人区”

北京展馆内,狎鱼、天马、海马、狮子、凤、龙、斗牛、獬豸、狻猊——“鲸世”九大神兽亮相,在融合AIGC,即无感交互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不少观众饶有兴致地参与着互动,召唤自己的“守护神”。记者了解到,鲸世·如梦系列中的《守护神》数字IP,是以中国传统古建筑元素为基础,提取屋檐上的“脊兽”作为设计蓝本进行二次创作,不仅打造出的各路神兽形象,还借助灵仙神兽的寓意象征、国泰民安的守护期待,创作出上古神话故事,通过开篇、叙事、游戏、唤醒等趣味模式,形成了该系列IP极具文化深度与创新色彩的魅力。

鲸世文化、鲸世科技创始人杨利堃表示,《守护神》数字IP中的每一个神兽都有自己的世界观、知识属性,衍生产品还包括冰箱贴、酸奶、饼干等衣食住行系列产品,通过让资源“下沉”到生活需求的层面,打造满足健康理念、符合年轻群体消费需求的产品,年轻群体才可能真正了解传统古建筑文化。

“科技不断更迭只是一种技术手段,文旅创新的实质在于以科技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打破传统文旅行业重投入、重运营的模式。例如,‘守护神’系列可以与全国各地的文旅资源、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出具有地方属性的IP形象和故事。数字化的传统文化IP,通过数据积累可以实现‘千人千面’,不同的人体验打卡会生成不同的结果,吸引游客百玩不厌。”

杨利堃提出,文旅始终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网红爆款”可以实现端口引流,但更重要的是走进“无人区”,大胆进行传统商业模式更新、寻找新赛道,以科技手段推动文旅行业走上轻量化、轻运营模式——这也是未来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否则依然是行业内卷,也势必带来大众审美疲劳。

编辑 温静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唐光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李丽/文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