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不小心溅到小朋友眼睛,家长该怎么办?乙肝妈妈是否能够用母乳喂养宝宝?儿童骨折术后康复期应该如何缓解疼痛……5月23日,深圳市儿童医院首届健康科普表演总决赛拉开帷幕,14支由医护人员组成的参赛队伍同台竞技,现场金句频出,掌声不断。经过激烈比拼,由儿童保健与心理健康中心团队表演的《青春不散,抑郁消散》获得大赛一等奖。
随着健康理念更新迭代,大众对高品质的健康需求也更多元化,深圳市儿童医院也在不断创新形式,提升科普传播效能。今年年初,该院启动首届健康科普表演大赛以来,全院共有22个科室踊跃报名参赛,组成了28支参赛队伍。经过初赛角逐,最终14组医护团队入围总决赛。
决赛舞台上,既有轻松欢快的舞台剧,也有诙谐幽默的小品演出,更有新颖独特的音乐改编,医护人员“化身”为各种科普角色,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健康科普节目让人耳目一新:眼科门诊团队通过科普舞台剧,讲述了化学物质不小心直接溅到眼睛,家长应该如何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反应,避免孩子的眼睛受到二次伤害;重症医学科团队针对消化道常见的幽门螺杆菌,以小品形式进行科普宣传,使公众了解到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以及其对健康的潜在威胁,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风险;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自制生动的《鼻出血,不用怕》小课堂,以情景剧形式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儿童鼻出血正确的止血方法。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儿童保健与心理健康中心团队表演的《青春不散,抑郁消散》,从众多参赛节目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
“我们将继续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健康科普,创作更多优秀的医学科普作品。”深圳市儿童医院党委书记罗新乐表示,举办首届健康科普表演大赛,是为了营造“全员科普”氛围,培育懂医学、懂政策、懂人文、会创作、会策划、会传播的“六边形战士”,引领健康新风尚。今后,医院还将持续加强健康科普项目建设,培育优质“科普土壤”,发掘培养健康科普人才,以创新形式积极传播“科普火种”,更好满足市民多元化、高品质的健康需求。
编辑 王雯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