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绿色家底” 、做实“管护文章”,英德建立乡村绿化长效管护机制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英宣 英组宣
2024-05-21 10:5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英德结合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从“植绿增绿”到长效管护的有序衔接,成效显著。

常言道:“三分种,七分管”。绿化苗种下后,管护是一个重要环节。英德结合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从“植绿增绿”到长效管护的有序衔接,成效显著。

今年截至4月底,英德全市累计种植香樟、铁冬青等各类苗木32.34万株,完成年初植绿计划的142.28%。可怎料4月英德下了多次强降雨,许多刚种下的树苗被吹得东倒西歪,如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管护,将影响成活率。

据介绍,英德市把网格化管理应用到乡村绿化苗木管护工作中,通过统筹农业、林业等职能部门的专业力量,以条块网格化管理为载体,将苗木抚育管护责任分解到各级党组织,逐步形成上下联动、层层负责的工作局面。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以及“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镇(街)驻片领导对所属片区的管护工作负总责,指导和督促该片区的管护工作。以行政村(社区)为单位实行三级网格管护管理,进一步明确村庄苗木的权属关系,分片分区划分管护“责任田”,夯实长效管护的组织和队伍保障,在全市285个村(含涉农社区)全覆盖建立起三级网格监管体系,对年内种下的树木实施网格专人管护,实现管护精细化、责任化、无盲区。

横石塘镇干部对树苗进行后期管护

在健全由镇到村、由村到组的三级监管体系基础上,明确各级职责分工,确保树苗有人护、有专人担责。并明确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一级网格的第一责任人;村(社区)“两委”干部作为二级网格的第一责任人,分片区指导村民小组开展苗木管护工作,统筹安排三级网格管护力量落实日常管护机制,做好苗木管护记录;村(居)民小组长为三级网格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苗木日常管理养护工作,了解掌握苗木生长情况。

在网格员的构成上,注意统筹吸纳党员、护林员、保洁员、各类志愿者、“四旁”“五边”周边群众等担任网格员,共组织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志愿者等共5848人参与网格化管护。网格员在网格长的组织带领下开展日常管护巡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通过完善苗木管护逐级反馈机制,网格员对日常管护中发现的苗木异常、苗木病虫害、危树以及毁绿、占绿等情况,按照网格管理逐级上报、统筹解决,全面提高绿化苗木成活率。

英城街道干部对树苗进行后期管护

有人管,还要管得细、管得好。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英德市大力鼓励村组将苗木管护纳入村规民约,落实乡村治理积分制和“门前三包”管理制度,把管护工作成效作为农村党员分类评星定级管理、党员积分制管理的指标内容,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苗木管护的积极性。通过党组织牵头、党员带领,在各行政村(社区)全覆盖组建绿美生态建设志愿队伍,通过志愿队伍与群众管护相结合的模式参与绿化管护,做好修剪、浇水与排水、追肥、除草抚育等工作,切实提高基层的管护能力和养护水平。

4月以来,针对受强降雨影响出现的苗木管护问题,英德市在汛情稍缓后,即推动各级网格迅速行动,针对苗木出现的回土表层被雨水冲刷、树木倒伏、根部积水等现象及时采取回填表土、扶正、支撑和排水等补救措施。截至目前,已完成汛后补植改植5103株,补植率为60.58%。

东华镇干部对树苗进行后期管护

此外,英德市还成立了203个镇级乡村绿化“回头看”工作验收评估小组,全覆盖直插植绿一线了解苗木成活情况、解决存在问题,形成“日常巡护——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的闭环管理,实现以督促改、以督护绿。

(通讯员供图)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英宣 英组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