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转型需要更多优质产能支撑。当前全球新能源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对新能源产品的潜在需求巨大。一些人炒作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并以此为借口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不利于全球绿色产业发展,损害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努力。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因应了各国缓解能源危机、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重要贡献。2022年,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指出,过去10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在哈萨克斯坦,中国企业参与投资建设的谢列克风电场总装机规模60兆瓦,年均减少16万吨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在阿联酋,中国企业总承包的艾尔达芙拉光伏电站可满足20万户居民用电需求,每年减少碳排放240万吨……中国绿色产能给各国带来的是积极的溢出效应。
所谓“世界其他国家难以吸收中国产能”的论调根本不成立。为了完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设定的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目标,助力各国兑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全球需要加大清洁能源领域的资源投入,加大新能源产品的供给。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球市场需求就很大。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指出,“产能过剩”是假,“产能紧缺”才是真,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是子虚乌有。
中国绿色产能不仅未对其他国家产业发展构成威胁,而且通过广泛合作和良性竞争促进了其他国家的产业发展。瑞士《新苏黎世报》首席经济学家彼得·菲舍尔认为,正是在中国的帮助下,西方获得了性价比更高的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创新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可以促进欧洲汽车制造商转型,消费者是最终受益者。美国《外交学者》杂志网站报道说,东南亚国家积极争取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合作,“不仅加强了从化石燃料汽车向电动汽车必然的转型,还通过技术交流促进了经济增长”。
一边大谈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性,一边给中国新能源产业扣上“产能过剩”的帽子,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只能说明一些人所谓“产能过剩”的指责,不过是保护主义的托词而已。事实早已证明,这种做法损人不利己。奉行保护主义政策,设置贸易壁垒,不仅扰乱绿色产业全球投资布局,影响绿色资源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效率,带来低效产能和重复建设,增加本国低碳转型成本,还将拖累全球清洁能源发展步伐,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负面影响。彭博社日前报道指出,过去10年美国采取钢铁保护主义措施,并未阻止美国金属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还增加了美国经济其他领域成本,降低了行业竞争力,如果将这一政策应用于新能源产业,将进一步削弱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指出,“产能过剩论”为保护主义提供了借口,对全球贸易而言是潜在的危险。
封锁科技进步、打压优质产能不是经济发展的正途。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愿与各方一道坚持公平竞争,实现互利共赢。希望有关国家秉持开放心态,切实遵守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开放、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编辑 高原 审读 张蕾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刘思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将于2025年11月9日举办。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会徽以“繁荣、包容”为立意,撷取礼花绽放瞬间,由三朵花瓣交叠旋转形成图案,通过提取花朵外形和色彩,环绕花心螺旋围合一体,形成同心礼花,寓意粤港澳大湾区交融互通、活力无限,背靠祖国、绽放世界。 十五运会会徽图案由代表粤港澳三地的花瓣交叠旋转而成。
00:06
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黄金河河海交汇处风景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