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随着气温回升
新疆喀什市1.3万亩海水稻
进入了播种期
图源:喀什地区融媒
在位于帕哈太克里乡的海水稻种植基地,各类机械和工作人员都忙碌起来,抢抓农时进行海水稻播种工作。
图源:喀什地区融媒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问
“海水稻”难道不是种在海里吗?
并不是!海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耐盐碱的水稻。起名“海水稻”,是一种形象化称呼,为了能够通俗易懂,体现出“耐盐碱”的特点。
那么
“海水稻”都生长在哪儿?
海水稻与其他普通的水稻相比,具有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等特点。普遍生长在盐碱地、海边滩涂等含盐量高的土地上。在沿海滩涂、沙漠周边的盐碱土地上海水稻可以秒杀其他农作物,顽强地扎根下来。
由于海水稻自身的深根系、植株高、抗倒伏等特点,即使海水涨潮,海水稻的穗也不会完全被海水淹没,退潮后依然长势良好,海水稻发达的根系也有利于它在滩涂上扎根生长。
图源:中农海稻
海水稻米是咸的吗?
海水稻米在生产出来之后叫耐盐碱水稻。在口感上,海水稻米和市面上的非海水稻大米差别不大。海水稻米并不是咸的,根据不同的种子、种植环境,会在口味、软硬、甜糯等维度有不同表现,都是符合大家口味的。
海水稻和水稻还有啥区别?
海水稻在外观上与正常水稻并没有区别,但其本身有吸盐、改良土壤的特点,能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还可增加牲畜饲料来源,其蛋白质等成分比普通水稻要高,营养也更为丰富,且病虫害少,无需喷洒农药,是天然的有机食品。
与传统水稻相比,海水稻具有更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产出。在新疆喀什地区,海水稻的种植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地盐碱地产出很低的大难题,能为农民带来更高的收益和就业机会。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张国防/图
海水稻有多重要?
袁隆平:海水稻就是种福田
“海水稻作为一个新兴的科研项目和产业,在今天能得到如此多的关注和重视,离不开袁老的大力支持。没有他的推动,中国海水稻研究可能还要晚几年。”海水稻发现人和育种人陈日胜说道。
2016年,袁隆平曾向世界介绍正在探索种植的“海水稻”,目标是在未来能够培育出亩产300公斤以上的海水稻。
袁隆平说,“全国有十几亿亩的盐碱地没种庄稼,还有几千万亩的滩涂,如果利用起来全国推广一亿亩海水稻,每亩300公斤,将增收300亿公斤,相当于湖南省全年的水稻产量。”
2021年1月15日,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海南三亚举行的第五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上介绍,2020年,在十地启动“海水稻”万亩片种植示范,10万亩“海水稻”平均亩产稳定超过400公斤,最高亩产突破800公斤。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宣布,已在全国签约600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海水稻”开始规模化推广、产业化运营,拟用8-10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
如今从南到北,从海边到内陆,海水稻正在越来越广阔的土地上落地生根、拔节抽穗——斯人远去,但袁老立下的宏愿正在一步步走进现实。
喀什盐碱地种出
深圳援疆“海黄金”
帕哈太克里乡,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是新疆喀什绿色水稻基地,米质优良,有“塞外稻米之乡”之称,但受盐碱地限制和传统农业种植模式的影响,水稻产量一直不高。
近年来,在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的大力帮扶下,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海水稻不仅在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的盐碱地里“落了户”“安了家”,还生根发芽、变成“黄金”,实现大面积推广种植。
自2018年起
中农海稻将喀什市
帕哈太克里乡肖尔巴格村
作为盐碱地改良实验基地之一
进行海水稻的种植实验
种植期间
先后共引进了14个耐盐碱的海水稻品种
经过5年时间的试种
共选择出了适应喀什气候的4个海水稻品种
进行大面积推广
并利用现代农业技术
改变了传统水稻的种植模式,
让帕哈太克里乡的海水稻产量
实现逐年稳步增长
图源:中农海稻
2023年,在中农海稻的技术支持下,喀什市海水稻年产量达到了6700吨。新疆喀什帕哈太克里乡的海水稻测产再次刷新了纪录,最高亩产测产达853.2公斤,平均亩产测产高达597.2公斤。
目前,中农海稻在喀什打造的万亩高标准、智能化、数字化海水稻产业园,形成了“政府引导牵动、企业资本带动、科技成果推动、东西部产业联动”四位一体的深喀乡村振兴模式,为深圳对口帮扶、科技援疆贡献力量。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李怡天/图
海水稻是怎么种出来的?
在新疆中农海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基地的水稻资源圃内,经过20多天培育的236种用于种质研究、展示的海水稻品种已经长到10多厘米,为了保证选育的海水稻品种稳定生长,这些品种采取了人工育苗的方式,以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和生长质量,待地块平整、施肥、灌溉等环节完成后这些秧苗就可以进行插秧了。
“我们的资源圃因为是精细化种植,需要高标准的田间距离种植密度,所以我们还是要采用的是人工育苗、机械插秧的方式,我们现在还处于前期的育苗阶段,现在资源圃每天工人在10-15人。”新疆中农海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地管理部负责人朱星说。
工人正在资源圃内进行实验品种的育种工作。马丽娜 摄(来源:喀什市融媒体中心)
一旁的地块中阵阵机械轰鸣声不时传来,激光铲运机正在进行地块的平整作业,今年在原有机械化的基础之上,新疆中农海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试种成熟、生长较为稳定的海水稻品种采用了无人机直播的方式进行播种,不仅节约了用工和时间成本,还提高了播种的速度和效率。
在海水稻种植基地,激光平地机正在平地。马丽娜 摄(来源:喀什市融媒体中心)
“一架无人机一天大概可以播种300亩地,我们10台无人机一天就可以播2000亩地左右,大概一周内就可以播种完毕。”朱星说。
资源圃中培育的海水稻实验品种。依力哈尔江 摄(来源:喀什市融媒体中心)
从帕米尔高原到南海之滨
从深喀大道到深南大道
深圳与喀什的情谊
连绵不断
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深圳市作为19个援疆省市中唯一的计划单列市,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市和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自2010年首批对口支援新疆干部抵疆后,13年来,深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治疆方略,先后派出援疆干部人才1629人次,累计投入援疆资金126.56亿元,组织实施和带动各类援疆项目894个,带动各类投资310多亿元,社会捐赠6.37亿元……
在援疆干部的引领下,“南雁北飞”和“引凤筑巢”正变为现实。短短几年间,南疆地区一批内地优势产业和企业相继涌入,当地经济实现了前所未见的飞跃。
一批批深圳的援疆干部人才,同新疆各族儿女一道奋斗、砥砺前行,在昆仑山脉和雪域高原写下动人的诗篇。
站在新起点
矢志新奋斗
深圳援疆力量没有停步歇息
正马不停蹄地
推动新疆实现高质量发展
(综合来源:读特新闻、深圳特区报、喀什市融媒体中心、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农科专家在线)
综合 刘悦凌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