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深圳蓝”“深圳绿”城市名片 深圳城市绿色指数持续攀升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王海荣
2024-05-15 13:46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摘要

近年来,深圳市把节能降碳作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稳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深圳蓝”“深圳绿”已成为深圳城市亮丽名片。

5月15日,记者从正在举行的2024年深圳市节能宣传周上获悉,近年来,深圳市把节能降碳作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稳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深圳蓝”“深圳绿”已成为深圳城市亮丽名片。

2023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碳排放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5,清洁能源装机比重78.7%,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绿色转型。

据了解,深圳市利用特区立法优势,坚持把绿色低碳的理念融入到城市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绿色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与此同时,深圳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持续提升,累计建设新能源领域创新载体168个,节能环保领域创新载体81个,入围国家能源局首批“赛马争先”创新平台2个,绿色创新载体数量全国领先。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新能源、新材料、智能机器人等7个产业集群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底,深圳市累计创建绿色制造示范称号超200项,位居全国前列。

深圳市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不断强化清洁能源的能源增量主体地位,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78.7%。

深圳还成立了国内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建成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合计接入容量超250万千瓦,实时可调负荷达50万千瓦,率先打造了国内首个电力充储放一张网。

深圳的绿色低碳交通格局也不断延伸。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深圳市纯电动货车推广规模已达13万辆,其中纯电动物流配送车辆12.6万辆,纯电动泥头车0.4万辆,保有量均居全球第一,荣获“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称号,率先实现公交车和巡游出租车100%纯电动化。

目前,深圳全市新推广新能源汽车23.2万辆,渗透率达67.9%,保有量超97万辆。截至今年4月30日,深圳已累计建成超充站362座,率先实现超充站、充电枪数量超过加油站、加油枪数量。

港口岸电设施数量、远洋船舶岸电用电率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

绿色出行网络建设全国领先,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行政区面积测算)达0.28公里/平方公里,领跑全国。

公交专用道里程、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轨道公交一次换乘可达建成区比例,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深圳还是不折不扣的绿色建筑之都,2023年全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2539.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8%,建成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碳建筑68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总规模累计超1.9亿平方米,上线全国首个建筑领域碳排放监测与管理系统,已成为全国绿色建筑建设规模、密度最大和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绿色建筑创新奖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在一系列绿色举措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深圳的生态宜居指数不断提升。

据统计,2023年,深圳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97.8%、同比提升5.7个百分点,居超大城市首位,臭氧浓度下降10.9%,PM2.5浓度17.6微克/立方米。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

通过积极探索建立废旧物资碳减排机制,新增厨余垃圾处理能力1200吨/日、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能力616吨/日,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提升至48.5%,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30.9%。

深圳还深入实施“山海连城”计划,新建改造提升绿道365公里、碧道101公里,推出首批40条特色步道,420公里深圳远足径“三径三线”基本贯通。新建改造各类公园30个,全市公园数量达1290个。公众消费和生活领域的节能减排潜力不断被挖掘,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在鹏城蔚然成风。

(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王海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