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4月单月增长8.4%!东莞出台10条措施擦亮“加贸之都”招牌

东莞+
2024-05-14 10:34
摘要

今年1-4月份,东莞加工贸易进出口1140.7亿元,同比增长5.3%

基于当前加工贸易发展形势,为支持加工贸易稳定发展,有效增强加工贸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市商务局近期出台《东莞市全面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工作方案》。方案共有10条具体措施,简称“东莞加工贸易10条”。

▲东莞港

记者梳理发现,新政包括增资扩产、设备更新、产品更新、拓展新兴市场、发展保税新业态、内外贸一体化等领域,有政策支持,也有实打实的资金补贴,可谓干货满满。

东莞是加工贸易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被誉为“加贸之都”。作为全国首家加工贸易企业诞生地,东莞被认为是中国外贸的一个重要指标。市商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东莞加工贸易进出口1140.7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4月份单月增长8.4%。

▲繁忙的空港中心码头

“加贸之都”继续为全国探路

加工贸易是东莞开放型经济和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国首家加工贸易企业诞生地、“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加工贸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带动就业、助推贸易大市进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快速工业化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加工贸易发展,要求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2023年12月,商务部等10部门发布了《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从鼓励开展高附加值产品加工贸易等12方面提出多项措施。这是继2016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关于加贸发展的又一份指导性政策文件。

2023年10月,海关总署印发了《关于推动加工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改革实施方案》,重点围绕提升便利化水平等3个方面,推出16条改革措施。

上述国家政策措施,为东莞推动加工贸易提升发展水平提供了工作指引。自上述政策发布以来,东莞大胆改革创新,积极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探索经验。

▲第135届广交会吸引了大批加贸企业参展。图为展馆中的“东莞制造”广告牌

加工贸易企业产品更新,最高可获100万元奖励

方案提出,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倍增发展。重点通过支持高成长型加工贸易企业参加“倍增计划”遴选、深入推进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改革等措施,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发展。

同时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增资扩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利润再投资,特别是对“零增地”改造项目、增强总部要素等给予支持,推动“莞台高新产业园区”项目加快建设。鼓励外资企业通过利润再投资等加大投资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最高1亿元奖励。

对于近期普遍受关注的“以旧换新”,该方案也提出,对加工贸易企业引进和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技改奖补资金;落实各项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加工贸易企业设备更新,争取东莞企业三年获得国家、省进口贴息资金不低于2亿元。

同时方案也支持加工贸易企业产品更新,重点是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建设研发平台、发放检验检测服务券、提升产品质量及参加“东莞优品”认定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其中对企业建设研发平台开展新产品技术攻关且研发平台绩效考核为优秀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力争到2026年,全市ODM+OBM出口占比达77.5%。

全力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本次“东莞加工贸易10条”的第二大版块,关注的是市场开拓方面。其中第五条指出,支持加工贸易企业拓展新兴市场。通过制定新兴市场“一国一册”“粤贸全球”系列展会活动、AEO高认企业培育、汇率避险及绿电绿证服务等工作,增强加工贸易企业拓展新兴市场能力。

对于加工贸易企业普遍关注的汇率问题,方案也提出,要提升加工贸易企业汇率避险能力,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对首笔外汇期权交易给予每家加工贸易企业最高5万元补助。

方案还提出,要重点用好“两头在外”保税维修试点资质,配合落实区内保税维修产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力争全市保税维修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0%。

基本国内国际双循环趋势,方案还提出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主要是加强“三同”企业和产品信息推介,对参加《粤贸全国东莞活动目录》、设立“东莞制造”展销平台及购买出口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给予支持,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方案明确,对参加《粤贸全国东莞活动目录》展会拓展国内市场的企业,按照每个标准展位3000元的标准予以资助。支持行业协会(商会)、企业和机构等在境内(广东省外)设立“东莞制造”展销平台,推动加工贸易企业选品入驻,对展销平台首年场地租金及形象装修费用给予补助。支持内外贸一体化企业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分别按实缴保险费的30%给予支持,每年每家企业累计支持金额分别不超过50万元。

▲黄埔海关对企业开展AEO实地培育工作

通过制度机制创新为加工贸易“减负”

“东莞加工贸易10条”的最后三条措施,是通过制度机制创新来支持加工贸易企业稳生产降成本。重点是加强加工贸易企业用工、用电、物业租赁、融资等要素支持,保障加工贸易企业稳定生产经营。

例如,在前期没有拖欠欠款的前提下,对承租东莞国有物业的加工贸易企业,2024年内允许缓缴3个月租金并免收滞纳金,同时倡议对承租东莞集体物业的加工贸易企业,通过相关规定程序后,2024年内可缓缴3个月租金并免收合同违约金。

针对加工贸易企业关注的贸易摩擦。方案还提出,深化涉外法律服务供需对接,要扩大涉外法律服务覆盖面,组织开展“商务法律服务月”“法治体检”等活动,建立健全贸易投资法律风险防范。对加工贸易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培训和纠纷应对加强指导服务,指导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方案还提出要构建加工贸易企业分层分类服务机制。每年遴选、动态更新一批加工贸易重点企业实施差异化政策支持。在人才引进、工作签证、用工用能、融资支持、外汇结算、空间保障、AEO认证等方面,对加工贸易重点企业给予适当倾斜。办好在莞日资、韩资企业政企联络会议以及在莞港资企业升级转型联席会议,用好市经济运行调度会、市利用外资联席会议等机制,及时了解和协调解决加工贸易重点企业投资发展经营问题。

▲凤岗海关青年突击队助力寄售维修型保税仓库落地运作

相关新闻:

东莞加工贸易进出口4月份单月增长8.4%

市商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东莞加工贸易进出口1140.7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4月份单月增长8.4%。今年前2月,东莞市加工贸易进出口实现去年以来首次正增长——货值534.1亿元,同比增长6.7%。在全球外贸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有样本意义的东莞加工贸易实现逆势增长,显示出强劲韧性。

受访专家表示,在过去的2023年,外部环境变乱交织,外贸的复杂性、挑战性多年未有。今年一季度以来,面对更趋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需求不足仍然突出、主导产业产销持续受压等因素挑战,东莞加工贸易这份“开门红”成绩单实属不易。

“东莞加贸的逆势增长,是全球外贸形势好转和东莞经济转型升级的叠加成果。”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表示,全球产业链的复苏是基础,东莞外贸整体质量的提升又产生渐进式的叠加效应,共同让助推加工贸易“开门红”,也为东莞外贸良好开局注入了新动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