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广西的感谢:太幸运了,家门口来了深圳医生!

读特记者 方慕冰/文 方慕冰 杨洋/图
2017-11-06 17:46
摘要

“多亏有这个项目,张医生给我的建议都特别有针对性!”田阳县的郑平是本次“健康直通车”活动的受益市民之一。他在医生对其义诊后,充满了感谢之情。

“多亏有这个项目,张医生给我的建议都特别有针对性!”田阳县的郑平是本次“健康直通车”活动的受益市民之一。他在医生对其义诊后,充满了感谢之情。

“健康直通车”是广东团省委、深圳团市委主办,深圳市卫生团工委、深圳市志愿服务基金会承办的志愿医疗服务项目。日前,8名深圳医疗志愿者随“健康直通车”奔赴广西百色、河池,救治重症青少年,开展义诊培训、赠药等医疗活动,在深圳对口扶贫协作地区开展了一段丰富的支医生活。

一岁小凤茹重新展笑容

一岁一个月的小凤茹躺在手术台上。眼睛上粘着防消毒液渗透的医用胶布,90厘米、7公斤的她在全麻的作用下昏睡着,显得格外娇小和孱弱。伴随着“给我圆刀、线……”的指令声,深圳市儿童医院口腔科的医生钟天航灵巧地按压、缝合着小凤茹的上颚。

来自田阳县巴别乡的小凤茹患有先天性腭裂,患有该病状儿童的最佳手术时间是8个月。但小凤茹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爷爷奶奶都是二级残疾,其42岁的父亲杨鑫也身患残疾,每个月全家就靠每人180元的低保费及杨鑫做零工的1000多元生活。“特别感谢深圳来的医生,如果不是这次联系到我们,真的没钱做手术”,杨鑫说,“我们10月31号就来医院了,为了节约钱,夫妻俩就在休息凳上过夜。”

像小凤茹一样从百色市各县区赶来做唇腭裂修复手术的还有3个孩子,最小的1岁1个月,最大的25岁。“我们通知到各团县委,优先选择那些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通过筛选,除了2名患儿感冒改期,这次最后确定了4名做手术的孩子。”百色市团市委办公室主任雷吒介绍。

起个大早来看深圳医生

42岁的郑平是土生土长的田阳人。11月3日清晨,他起了个大早,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大巴,7点多就来到百色市田阳县人民医院。

“我在田阳县人民医院公众号上看到深圳的医生要来义诊的消息,就赶早来看病。”最近几个月,郑平的肠胃不舒服,吃了饭容易立即拉肚子,他对自己的病情十分担忧,又不敢做肠镜检查。在与来自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张海涛详谈了二十分钟之后,他特别感谢张海涛,“张医生的建议十分对症下药,医生让我一定要做肠镜检查,这样才能更科学地确诊。”

郑平是当天众多被义诊的田阳县市民之一。坐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的医生李曦面前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78岁的奶奶,她的女儿告诉记者,“太幸运了!我送妈妈来医院检查胃,碰到门口有义诊活动,就推着妈妈过来看看,没想到是从深圳来的医生。”

71岁莫奶奶重见光明

来自河池镇红沙村肯甫屯乡下的莫花前的视力一天天弱下去,膝盖积水等毛病让71岁的她十分痛苦,生活不能自理。但在11月5日这天,她迎来了久违的光明。

来自深圳市眼科医院的医生孙良南介绍,莫花前同时患有白内障和翼状胬肉,翼状胬肉指的是眼球结膜增生而突起的肉状物。平时这两例手术较少同时进行。

“好不容易有机会来到县医院,还是免费做手术,希望能一起解决”,莫花前表达自己的心愿,“感谢有这个项目,感谢孙医生,感谢深圳!”在做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和翼状胬肉切除后,莫花前的眼睛虽然蒙了纱布,但内心十分欣喜。

“八个方方正正的箱子,箱子里装的是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布洛芬分散片、落地蓝消炎片等药品”,深圳志愿服务基金会的秘书长赵晓玲介绍。药箱子上贴着的红色标志“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分外耀眼。

编辑 李怡天

监审 韩绍俊

(作者:读特记者 方慕冰/文 方慕冰 杨洋/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