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莞邑儿女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抛洒热血,为开展国防教育提供了珍贵的资源。如何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赋能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东莞军地以实践作答,创新探索,深挖红色资源,用足红色场所,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的传承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创新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广泛开展,培育和激发全民国防教育的强大内动力。
用足红色场所
在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静静地陈列着一份《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宣言》。80多年时光浸透的泛黄纸页,依然向世人传递着当时鼓舞广东敌后抗日军民的好消息——1943年12月12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
“2006年起,每年针对小学生开展‘东纵小战士活动’,累计举办了100多期,有一万多名小学生参加。”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馆长王红星介绍,以“突出东纵特色,传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情感”为出发点,利用纪念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组织开展独具特色的文旅活动,“东纵小战士”“港九小英雄”红色夏令营活动、“东纵第二课堂——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馆校合作教育实践活动、“东纵联大”共建高校联合系列活动以及重要时间节点各类仪式化的纪念活动等。
东江之畔,英雄热土。东莞是广东省最早建立中共支部的6个县份之一,也是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比较集中的8个地级市之一。红色遗址、烈士陵园、纪念地、纪念场馆等红色场所,是开展国防教育最鲜活、最生动的教材。近年来,东莞军地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多形式多方式进行国防教育宣传,积极开展全民国防教育。
以全市首个市级国防教育主题公园为例,总面积达5.3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展区有5000平方米,依托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现有环境和条件,融入国防元素,体现国防特性和爱国主义主题,向市民群众展示国防教育相关知识。
漫步公园内,市民可一一观看国防历程形象牌、国防宣传形象牌、退役武器陈列、国防景观凳等,详细了解全民国防教育日的由来以及新时代中国国防的根本目标、鲜明特征、发展路径、世界意义等。
用足红色场所,更要盘活红色资源开辟国防教育新阵地。去年,东莞市大岭山镇双拥红色文化公园亮相。园内以革命烈士纪念碑为核心,根据主题篇章内容初步划分为“双拥文化区”“英雄事迹区”“军民互动区”三个展示区段,每个篇章区域以雕塑小品、双拥主题宣传展板等形式,承担着红色教育、国防教育、双拥宣传等多项功能,让市民在休憩游览时,接受国防知识熏陶感受双拥文化氛围,铭记历史。
松山公园是东莞近年开辟的国防教育新阵地之一,是厚街国防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东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双拥文化园。在这里,进展厅,穿碑廊,缅怀将军塑像,抚摸东纵纪念碑,读“崇军爱国”篇章,唱“双拥共建”赞歌,讲“红色印记”故事……市民可徜徉其中,于润物无声中接受国防教育。
讲好红色故事
2022年,值张苞烈士被授予“民兵战斗英雄”荣誉称号60周年之际,石龙镇充分利用辖区内优秀革命传统和浓厚的红色底蕴,培育打造张苞民兵分队并建设张苞民兵分队队部,高标准在张苞的家乡——石龙镇西湖村建立起“民兵英雄公园”这个全国第一个以民兵英雄命名的主题公园,成为“红色石龙”的又一个鲜明印记。
东莞军地以烈士张苞之名打造民兵英雄公园,命名民兵分队。石龙镇党委副书记周润良表示,石龙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历史上包括张苞烈士在内的一批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始终激励着一代代石龙儿女奋勇向前。全镇上下要学习弘扬张苞烈士的精神,加强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把对革命先烈的缅怀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持续掀起推动石龙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热潮。
踏着英雄足迹,接续拼搏奋斗。自2022年6月开始,东莞军分区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优势,持续推动红色民兵分队建设,陆续成立11支红色民兵分队,进一步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在南城,该街道武装部在南城第一初级中学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宣讲活动。活动现场,宋天生烈士亲属宋强,对宋天生民兵分队的起源、战斗经历和遂行任务情况进行了重点介绍。“一心为革命,满身是伤痕,直至生命尽,不忘主义真。”宋强的一席话,让宋天生民兵分队队员和南城第一初级中学的学生们热泪盈眶,激发莞邑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军的热情。
1944年7月,为掩护主力撤退,以凤岗籍战士黄友为代表的“东纵五少年”,浴血阻击数十倍于己的日军,全部壮烈牺牲,均不到20岁。东纵将黄友带领的“小鬼班”永远定名“黄友班”、中央军委追认黄友同志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战斗英雄、中共模范党员。
1962年10月7日,张苞带领民兵,全歼在小星山登陆的武装特务,后因胸膛中弹,不幸壮烈牺牲,首创新中国成立后民兵分队独立作战取得全胜战例。1962年11月3日被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广东省军区追认为革命烈士并记一等功,授予“民兵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郭金木,东莞虎门新湾的一名民兵。1943年,13岁的郭金木被日军抓壮丁修工事,偶然发现日军在珠江口水域埋设许多电缆。1949年后,成为一名民兵的他将此事上报,立下大功,从而作为东莞的代表前往北京参加1960年全国民兵代表大会。
……
一个个红色故事,通过等多种宣传渠道和活动形式,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切实增强国防意识,提高国防观念,有效加强国防教育的感染力。
今年4月1日,东坑镇武装部充分发挥烈士纪念公园的红色资源优势,开展以“清明祭英烈 老兵忆初心”为主题的清明祭扫活动,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此前,在这里,木鱼歌省级非遗传承人李仲球现场用木鱼歌说唱这种传统文化方式,以“正坑风云东纵北上”为题,讲述了正坑十八烈士的英雄事迹,受到党员和群众的热烈反响。
传承是最好的缅怀,弘扬是最好的纪念。《木鱼歌说唱——正坑风云东纵北上》原本从头到尾都是以弹唱的形式演绎,为了让群众更好理解,于是将弹唱改成说唱的形式,用三弦琴伴奏,边唱边说,生动讲述十八烈士的事迹。
黄江镇是东江纵队游击革命老区,也是惠东宝人民护乡团游击革命老区,东江纵队第三大队、第五大队曾驻扎黄江。今年2月22日,黄江镇东江纵队梅塘战斗陈列室揭牌,成为讲好红色文化“黄江故事”的重要平台。据悉,东江纵队梅塘战斗陈列室,通过数字化手段将东江纵队领导机关(龙见田)遗址打造成线上实景学习空间,精心制作的讲解导览、深入挖掘的历史细节,生动展示了当年东江纵队领导机关与黄江人民鱼水情深、生死与共的历史原貌,让更多党员干部、市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了解东江纵队英勇奋战的历程,感悟红色革命精神,接受红色文化熏陶。
一个个国防教育活动接力开展,一个个国防教育新阵地亮相,一个个红色故事鼓舞人心,谱写了军地合力、军民同心的动人篇章。在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中,东莞军地不断创新传承红色基因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开展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活动。国防教育释放出的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和时代感召力,汇聚成为爱国拥军的强大合力。今年春季征兵中,全市适龄男青年累计报名人数超6000人,参军报国的热情持续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