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论 | 坝光这条“动物走廊”建得有水平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庄媛
04-22 19:5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近日,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环坝路市政工程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结合坝光周边环境及文化底蕴,建立生物廊道。

生物廊道,又称为生态廊道。城市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造成生境破碎化,而这很可能导致物种局部灭绝。生物廊道好比为动物们架了座桥,能很好地将破碎化生境联通起来,为野生动物的迁徙、繁衍提供了保障,小动物“路过”更方便更安全。这是为自然保护作出的创新探索,有助于维持物种活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城市对动物的呵护和关爱。

环坝路起于坝光片区排牙山路,终至深圳市与惠州市边界处。(受访单位供图)

谈及深圳,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高楼林立、光怪陆离的摩天都市,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大都市。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深圳也有充满“野性”气质的一面,深圳的绿水青山也一直是野生动物的乐居天堂。据最新统计,全市累计记录自然分布的陆域野生脊椎动物共计650种,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动物邻居“安家”深圳。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尊重自然,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命力,深圳一直在行动。生物廊道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深圳生物廊道建设的理念走在前列,早在2020年,深圳首条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廊道”完工,豹猫、野猪等野生动物可以大摇大摆地穿梭溜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建立生物廊道,大有“门道”。建在哪里、效果怎样,是两大关键。什么地方合适建?如何引导野生动物走生物廊道?如何让野生动物爱走、愿走?这都需要下一番功夫。比如,要想好为谁服务,面向某一特定物种或者大部分野生动物;要融入周边环境,形成适宜野生动物迁徙觅食的生境;要配合相应的植物,考虑动物的迁移习性、自然习性;等等。总而言之,廊道建设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统筹管理、做好调研、集思广益。

多样世界,生生不息。今天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物廊道何尝不是一个鲜活的载体?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宣传教育过程。这是属于动物的通道,更为身处工业世界的人们与动物、大自然架起了一座桥。因为这些美丽灵动的“邻居”,深圳更美好、更丰饶,也更有生机和希望。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庄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