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说│职业足球三十年,不能忘,也不该忘
晶报记者 朱健
04-18 07:30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1994年4月17日,一个热血沸腾的下午。

23岁的魏群走进成都体育中心的时候,在四万现场球迷面前,他并不知道自己将会创造历史。

那是一场四川队和辽宁队的足球赛,也是那年甲A联赛的揭幕战。

上半场第12分钟,四川队获得了一个点球机会。愣头愣脑的魏群主罚,一蹴而就。

这粒进球就此载入了史册——也是后来下场后媒体记者告诉魏群的:

“你踢进了中国职业足球史上的第一粒进球!”

这也是中国足球史上的第一场顶级职业联赛。正是从那场比赛之后,魏群成了天下皆知的“魏大侠”,而“甲A”逐渐成为很多城市的狂欢日——越来越多的球迷,将自己的青春,将自己的热爱,肆意挥洒在绿茵场上。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当时所有人以为,这一天是中国职业足球强有力的启程——寄望中的战士们,将在足球世界里北斗酌浆、御剑千里。

然而,我们都错了。

如今,“魏大侠”两鬓斑白,心亦蛮荒。对于个体而言,纵然与过往的渊薮不能释怀,与泯灭的时光不能相忘,又能如何?一晃30年已过,那些热血情怀,那些荣耀加身,都已淡如轻烟。

经过整整三十年,客观地说,无论形象和成绩,还是理论和思想认知,如今的中国足球“不进反退”,令人唏嘘。

足球世界的故事讲得再精致,再荒唐,或者再绝望——到头来,其实映射的还是人间事。正如30年前的那个下午,焰火绽放于白日,只不过一场徒劳的美。

著名足记马德兴认为中国职业足球现在最要紧的是“活下去”,他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30周年》文章中写道:“回望中国职业联赛整整30年,中国足球恰恰是屡屡突破原则、不断刷低社会期望的底线,特别是在足球之外的各种利益的裹挟之下,让外界永远不知道中国足球的底线何在,更看不清究竟何时与哪里才是中国足球的最低谷……”

悲观气氛弥漫,但不管人们对中国足球摇摇摆摆、步履维艰的职业化道路怎样评论,任何人都应承认:在1994年4月17日的这一天,中国足球向前跨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这一天,我们不能忘,也不该忘。

那是鼓起勇气奋力出发的时刻,也是大刀阔斧敢于变革的时刻。常言道“三十而立”——于这样的时间节点,我们回望历史深处、权衡利与弊、评议长与短、分析得与失,尝试探寻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牵系中国足球历史进程的能量。

无需否认黑影、云雾与恶的存在,但更应该相信阳光、美好与善的力量。

足球如此,生活亦如此。

编辑 周晓飒

(作者:晶报记者 朱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