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度美味
​胡忠阳
04-07 17:29
收录于专题:南海潮 • 散文

北纬34度线上,牡丹花开两枝,一枝在洛阳,一枝在菏泽。两大牡丹花城辖下,各有一个可爱的小城,一个叫偃师、一个叫曹县,320多公里的直线距离,不算远也不算近,竟天造地设般有很多相似的事物。

在山东结束五十来天的差旅时,我慕名去曹县喝羊肉汤、吃“羊肚包脑”,结果还在那里发现了原以为只有偃师才有的家常美食——杂烩菜,而它居然还是曹县的一道名吃!

供图:胡忠阳

说起杂烩菜,还是得先说说偃师。偃师是我出生的地方,此后的四十来年里,是洛阳的一个县,后来变成县级市,最近是洛阳的一个区,我老家所在的乡镇被从中割离,现在成了洛阳市伊滨区。一生被口头和表格无数次问过“籍贯”,我的回答都是“偃师”,习惯成自然,现在仍难改口。偃师在伊洛河盆地东部,北有深厚的邙岭旱坡田,南有同样深厚的充满料礓石的万安山台地,都是种植红薯的好地方。饥馑年月,百姓有“一季红薯半年粮”的酸楚说法,却也粗粮细作,从中加工炮制出了一系列“细菜”——红薯粉条、炸粉条丸子和红薯粉蒸制的扁饳(音剁),成为美味的偃师杂烩菜的基础食材。洛阳老城居民中,十之三四为偃师人,所以偃师杂烩菜也被称为“洛阳杂烩菜”(老家习称“烩菜”)。

作为炖煮菜,烩菜看起来跟四川的“冒菜”和东北的“大乱炖”仿佛,其实无论食材还是烹制和食用方法,都有很大不同。曹县的烩菜,多用肉汤打底,“牛肉羊肉小酥肉、蔬菜丸子小豆腐”一锅烩,整道菜似乎由牛羊肉汤演进而来,肉食丰足,滋味酽厚,扎实耐饥;而偃师传统烩菜的做法,是起锅烧油,姜葱蒜干辣椒爆香,下入五花肉片翻炒出油,添水煮开,依次下入大白菜、提前泡好的黑木耳、海带丝和红薯粉条、粉条丸子(或扁饳)、老豆腐,覆上锅盖焖煮十来分钟,加盐、味精、白胡椒面儿,调制适口即可,其特点是咸香滑糯,极易消化。

曹县烩菜和偃师烩菜的显著不同,是前者有如“烩肉”,蔬菜较少;后者偏素,断不能少了红薯粉条和粉条丸子(或扁饳)。但两者通配一种主食:暄腾腾的白面馒头!热馒头就烩菜,大快朵颐,好吃到撑。

在我老家,烩菜以前是乡亲们逢年过节或遇红白事时才有机会享受的佳肴。生活富足后,烩菜的质料悄然发生变化,有人加进了泡发的海参,也有人把大白菜换成了金针菇;为了增鲜,还有人在烩菜中添加虾仁或螺肉;至于调味,现在普遍习惯了使用蚝油……烩菜呈现出“精品化”趋势。但一路体察下来,所有的“变化”都不敢走得太远。乡亲们审慎,懂得做烩菜应“杂”而有度,比如基础食材须符合“君臣佐使”那样的相配相得原则,不能超过七八种,多了便是“瞎糊弄”,失了烩菜传统的美妙。

近些年,深圳这样的大都市街头,一些饭店酒店打出了“新派川菜”“新概念东北菜”之类的招牌,意在通过创新招徕更多食客。据我观察,其新创菜品极少有食客趋之若鹜的,消费者大多奔的还是相应菜系中那几道经典菜肴。老味如老戏,轻易改不得;改动太大,成了新菜,能不能站住脚,得从头交给时间检验。话说回来,传统菜品大多出自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靠的是过硬的激发、整合食材本味的烹调功夫,从今天讲求养生的角度看,它们往往还是健康食品咧。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刁瑜文 三审 张樯

(作者:​胡忠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