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守护好岭南文化遗产 | 理论周刊·人文
曹劲
04-02 10:30
收录于专题:理论周刊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提要

考古绝非仅仅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实实在在地与现实紧紧相连。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观,让文化遗产真正融入百姓生活,让广大群众成为文化传承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才能实现文物保护利用的深入发展,实现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

我们要共同努力,共同守护中华文脉。挖掘文物中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用科技赋能文物高水平保护利用,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观为引领,我们有信心在文物保护利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切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陈列在岭南大地的遗产活起来,更生动地讲好岭南故事,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发扬光大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文物和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价值。

文化遗产的背后,承载着历史的发展脉络,彰显着文明的无限魅力。绵延不断的文明进程,在岭南大地留下丰富多姿的见证。保护好这些见证文明的载体,是我们的使命担当。

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传承

广东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一环,从南越王墓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址,从崇山瘴疠的岭外一隅到近代民主革命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岭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年代最早的考古发现可上溯至数十万年前的磨刀山遗址,先民们创造并留下了种类繁多、风格独特、辉煌绚烂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全省核定公布不可移动文物2.5万余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8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336处;11个考古发掘项目先后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个考古发掘项目被评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岭南地区远离中原,曾是古人心中“北鸟飞不到,南人谁去游”的烟瘴之地,正史之中鲜有着墨。30年来,广东考古人不懈努力,一帧帧地修复着南粤大地的历史图卷,用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考古发现,建立起岭南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到明清时期相对完整的历史文化序列,证明了广东并非“炎荒万里”的蛮夷之地,而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之中极为璀璨的一颗,拥有着延绵悠长的文化脉络。郁南磨刀山和南江旧石器地点群,将本地区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提前至数十万年前;英德青塘等遗址系统再现了中国南方从狩猎采集社会向早期农业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遂溪鲤鱼墩、深圳咸头岭、南海西樵山、高明古椰贝丘、台山新村、曲江石峡、普宁虎头埔等遗址揭示了岭南的文明之路;东莞村头、普宁龟山、珠海棠下环、佛山河宕、东源龙尾排、博罗横岭山、博罗梅花墩等遗址证明了岭南与岭北文明深化齐肩并进;博罗银岗窑址、广宁龙嘴岗墓地、五华狮雄山城址、徐闻二桥遗址、沙河顶东汉墓葬、分布广泛的六朝隋唐墓葬、粤西俚人遗存、光孝寺遗址等体现出岭南与中原逐渐融为一体。梅州水车窑、新会官冲窑、湛江雷州窑、潮州笔架山窑址、南海文头岭和奇石窑、大埔余里窑、惠东白马窑等唐宋至明清时期的窑址体现了广东制瓷业和商业的兴盛。

从遥远蒙昧的石器时代到文明碰撞的明清时期,广东的考古发现不仅是南粤先民如何从猿人砥砺步向文明社会的见证,还记录了中原与岭南文化间的碰撞交融,更反映着广东在海陆文明传播交流中的独特地位。

近年来,我们陆续开展了郁南磨刀山遗址、英德青塘遗址、古椰贝丘遗址等重要考古遗址规划编制,完成了丹霞山文化遗产专项普查、潮州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方案编制和南粤古驿道保护与利用项目,梳理和调研了中央红色交通线粤东段的史料和现场,有效推进了中央红色交通线和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线路的保护利用工作。

深入挖掘抗战时期华南教育机构坚持办学的悲壮历史,从推土机下抢救出一批办学旧址,建设“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推动抗战时期粤北办学旧址活化利用。

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中的科技手段

加强文物科技创新是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一文中指出:“要运用科学技术提供的新手段新工具,提高考古工作发现和分析能力,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在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运用科技手段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生动讲述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是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广东以科技引领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在水下发掘保护、整体打捞、数字化科技考古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先后发掘保护了“南海Ⅰ号”南宋沉船、“南澳Ⅰ号”明代沉船、湛江硇洲岛海域清代沉船等,其中“南澳Ⅰ号”入选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为首个入选该奖项的水下考古项目;“南海Ⅰ号”打捞发掘工作,是广东也是中国水下考古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了我国水下考古学科领域从无到有、再到成熟壮大的发展历程,成为世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经典案例,入选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先后获文化部科技创新二等奖、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一等奖及田野考古三等奖、中国航海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石燕岩古代采石场遗址的调查与测绘是国内首个洞室水下考古调查测绘项目,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崭新的技术经验。

同时,我们还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南粤古驿道、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丹霞山文化遗产调查及南海I号等项目中,利用测绘地理信息、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围绕历史文化基因开展数字提取、保护、重塑和传承等研究工作,取得优秀成果。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文化遗产数字化建构的技术与标准体系研究》入选“文化遗产数字资源智能化构建与应用项目”获得2018年“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数字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再次获得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和文化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我们应当在文物保护利用和考古工作中体现文化自信,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通过国际合作和文化交流,让更多国家了解、尊重和分享中华文明,不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

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湾区”“休闲湾区”的背景下,文物考古工作在文化交流中大有作为,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文物主题游径串联起散落在大湾区城市里的文化遗产,构建起极富特色和历史底蕴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系统,共同展示三地的包容性和岭南文化特质;《百物说古今》按时序及主题精选岭南地区历代具代表性的出土文物,藉此展现考古学视野下香港与岭南的文化渊源;“香港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题调研以抗英斗争、辛亥革命、工人运动、中央红色交通线、名人大营救、抗日战争等多个主题为基础,全方位对香港革命文物进行调研分析,形成翔实成果。

广东是中国与东南亚交流的重要通道,岭南与东南亚地区的考古发现及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近日,大湾区水下考古国际合作中心正式挂牌,将建成面向国际水下考古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围绕水下考古重点领域开展国际化科学研究、汇聚国际化学术队伍、推动开展中外联合水下考古的水下考古国际合作高地;此外,应越南国家大学河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邀请,中越联合考古工作也将拉开序幕。

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守护好中华文脉”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守护,更是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考古绝非仅仅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实实在在地与现实紧紧相连。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观,让文化遗产真正融入百姓生活,让广大群众成为文化传承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才能实现文物保护利用的深入发展,实现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

可以看到,一批批优质博物馆依托遗址建立,一系列遗址开放研学参观,学术以外,考古正在服务着社会、回馈着民众。去年,修缮之后的柏园对公众开放,一层为公益文化项目粤书吧,供市民休憩阅读,并举办学术沙龙及历史文化普及活动;二层开设主题展览,讲述此地涌现的学脉源流及中国现代考古学对中华文明传承的意义。自开放以来,柏园已吸引了逾两万人次到此参观学习,这里已经成为青年人的打卡热点、东山历史片区民国建筑群中一张亮眼名片。

此外,我们还以广东省科技考古基地为平台作为密切联系公众的纽带,通过不定期举办“公众考古日”“陶艺考古班”“考古夏令营”“文博大讲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向社会公众介绍考古发掘新发现,宣传地区文化遗产,展示文物研究新成果等,使考古从神秘走向真实,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学术走向科普,丰富了人民的休闲活动,加深了民众对历史考古以及文化遗产的认识,切身感受到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价值和深远意义。

结语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把握当下,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走向未来。我们要共同努力,共同守护中华文脉。挖掘文物中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用科技赋能文物高水平保护利用,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观为引领,我们有信心在文物保护利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切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陈列在岭南大地的遗产活起来,更生动地讲好岭南故事,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发扬光大贡献力量。


(作者系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曹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