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举行了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颁奖仪式,深圳大学荣获2项荣誉:研究生院院长、中国核能与安全高等研究院院长刘永教授荣获“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个人)”;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特聘教授牟林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海上搜救应急保障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荣获“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是由科技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办于2009年批准设立、我国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第一个全国性奖项,也是面向产学研界协同创新的最高荣誉奖,得到了科技界、产业界、教育界等多方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该奖项包括中国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中国产学研工匠精神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其中产学研合作促进奖表彰在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体系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要求申报者在政策环境建设、机制体制创新、合作模式探索、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旨在表彰在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进程中,以产学研合作为突破口、以项目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联合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攻关,进行新技术、新产品及新工艺的研发推广的优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
刘永是深圳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孔雀人才,主要从事核安全、核应急和核设施退役治理等关键技术研究。近年来,刘永紧紧围绕“四个面向”,与中核集团等30余家单位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在放射性固体废物微波固化技术、铀尾矿库安全稳定理论与滩面治理技术、放射性废水污染防治与土壤修复、气载放射性物质迁移与控制、核设施安全在线监测与预警技术等领域实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攻克了系列科学技术难题,取得了系列具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主持国家国防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湖南省首批十大“揭榜挂帅”项目1项,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
刘永教授(左三)与其他获奖者在大会现场合影
刘永教授颠覆性地提出微波烧结熔融玻化放射性泥浆的治理新方法,研究高效、节能、二次污染小的微波烧结熔融玻化新技术,研发了一套放射性泥浆微波固化智能系统新装备,实现了放射性泥浆长期安全稳定处理处置技术与装备的自主创新,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他牵头研发的深圳大学与中核四川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放射性泥浆微波固化技术取得新进展,建成了国内领先、专业齐全具有中国特色的核设施退役与放射性废物治理人才培养体系、工程理论体系和工程技术体系,形成了一体化解决老旧核设施与放射性废液贮存安全风险的产业核心能力,新增产值近3000万元,对生态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深圳大学与无锡经济开发区合作,针对当前氡净化器发展的瓶颈问题,致力于研制高通量智能氡净化器核心关键部件,实现高通量智能氡净化技术产业新规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重大的军事应用价值、显著的竞争优势和积极的社会影响,年产值为3000万元,创造了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
“海上搜救应急保障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由深圳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等重点高校、交通领域业务单位和行业龙头企业组成的科研团队共同完成。面向我国海上搜救应急信息保障的重大技术需求,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牟林教授团队与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贾森教授团队学科交叉,通力合作,依托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内的一系列国家级科研项目,艰苦攻关,系统开展了海上搜救应急信息保障技术链条化研究,在遥感识别、漂移预测、智能搜救、应急辅助决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完成了“原型技术→实用技术→业务化系统→应用示范→成果转化”的产学研用全链条研发,相关成果形成海洋装备和信息化产品并进行规模化生产销售,已在海事、救助、油气、海洋、气象和海军等50余家单位投入稳定业务化应用,显著提高了我国海上搜救应急行业的科技进步,产生了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牟林教授(右)和贾森教授领奖
牟林教授是深圳大学海洋科学学科带头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十三五”和“十四五”两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海洋系统优秀科技青年,中央党校12期青干班优秀学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创院院长。牟林教授长期致力于海上突发事件应急信息保障和应用海洋学领域的科研工作,开创了海上搜救与溢油应急信息保障技术研究新领域,实现了海上搜救与溢油应急“原型技术→实用技术→业务化应用”全链条研发,独立探索了一条兼顾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之路。近5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十三五”、“十四五”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级科研项目和横向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发明专利10余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均排名第一),获省部级奖励8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5项排名第一)。此外,牟林教授带领团队将海洋科学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以大科学和大工程思维组织海洋领域前沿研究和技术攻关,在海洋大数据与深度学习、海洋数值模拟与数据同化、海洋工程与流固耦合、海平面与气候变化、海洋防灾减灾和浪流相互作用等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图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 王雯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潘未末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55
#45载圳青春#[个人] - [短视频] - [穿越古今!在深圳当“古人”有多爽?] 深圳的多元文化能装下所有热爱!💃🕺 古风控看这里👉甘坑古镇·二十四史书院一键开启“穿越模式”!穿汉服、品茶香、执书卷,在亭台楼阁间秒变文人雅士~谁说现代都市没有诗与远方?从潮流CBD到千年风雅,你的小众爱好,在这座城都能被好好安放😆
报家生活秀——记录身边的温馨日常!家里娃的萌趣瞬间、爸妈的生活智慧、毛孩子的搞笑名场面,随手一拍都是暖心好素材,个人赛等你来秀~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报家生活秀#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