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物探知馆11月2日举行“牵星过洋——明代海贸传奇”展开幕礼,并将于11月3日向公众开放。本次展出约200组明代古船的文物和香港出土的明代陶瓷器物,呈现当时海上贸易的蓬勃景况。
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李美嫦、古物谘询委员会主席林筱鲁、文物保育专员任浩晨、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陈邵峰和古物古迹办事处执行秘书萧丽娟等出席了开幕礼。
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陈邵峰介绍说,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除贸易往来,也推动艺术、宗教和技术的交流。他说,至明代时,海上丝路的航运活动更为频繁。
这次展览藉明代古船的珍贵文物,重点展品包括储水瓶“青花象首军持”、饰有蟠螭和莲池鹭鸟纹的“青花五彩描金四开光碗”、明代纸钞“大明通行宝钞”,以及古船备有的中药材、食材和生活用品,例如茯苓、铜针灸针和骨骰子。让观众了解明代海上贸易的面貌和蓬勃景况。
据悉,展览也同时展出香港大屿山竹篙湾和大埔碗窰出土的明代陶瓷器物,让观众认识香港在南海贸易上担当的角色。本次展览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广东省博物馆合办,由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筹划,展期至2018年3月4日。香港文物探知馆位于尖沙咀海防道九龙公园,整个展览期间免费入场。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