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日下午举行的深圳市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今年我市新引进的9名全职院士每人获颁100万元工作经费。在现场接受媒体采访时,院士们除了点赞深圳人才政策和环境外,更表达了一种要在特区干事创业的激情和信心。
“建设人才公园是深圳爱惜人才的一个生动缩影。”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讲座教授王泉是新引进院士之一。在参观了人才公园后,他说,深圳是一座有着很强包容性和宽广胸怀的城市,无论是人才政策,还是人才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做得非常细。
在国外生活了20多年的王泉,说自己选择来深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深圳以及南方科技大学能够为自己的科研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我个人的研究专长在绿色能源方面,正在研究的一种新材料可以通过对海浪波动的能量进行收集,把势能、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并储存起来。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深圳不仅是一座临海城市,而且在绿色能源研究方面支持力度也挺大,目前我正在向市科创委申请项目支持,我希望自己在深圳不仅能够做感兴趣的科研,而且所做的科研还能与深圳未来发展的前景相适应,助力深圳的创新发展。”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院长、讲座教授徐政和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也为深圳尊重人才的举措点赞。他说,深圳的人才政策非常好,不仅通过立法制定实施了人才条例,而且一些产业化和技术转让等法规也是跟国际紧密接轨。
“立法增强了人才在深圳发展的信心,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愿意来到深圳创新创业。”徐政和认为,把人才引进来后,要能够更好地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深圳还需要思考如何创造更多条件和资源,让人才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中,比如出台更多的配套政策,营造一个更好的科研环境。
作为一名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魏奉思教授告诉记者,深圳人才公园是一个象征符号,体现了深圳对人才的关注、对知识的重视。这个创意任何城市都可以想得出来,但做出来、做得好的只有深圳。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激励,我感到很温暖。深圳有句口号叫“来了就是深圳人”,我有一种像是到了自己的家的感觉。
“我花了几十年的时间研究了一件事情,就是空间天气科学。从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来到深圳,是为了圆我的新梦想——数字空间。”魏奉思说,我带着3个年轻人来到这里。深圳对我们都很关心,拿住房来说,可以说是拎包入住。尽管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但是这里有好的政策环境,深圳为我们开展研究提供一切条件,我们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编辑 桂桐
监审 刘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