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进厂打工,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元年”来了?
读特融媒体记者 陈晓玲
02-29 15:48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近日,深圳企业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优必选”)对外公布旗下人形机器人Walkers 进入汽车工厂参与“实训”的视频。消息一出,带动相关概念股大涨。此前已有多家机构预测,2024年或将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落地元年。伴随优必选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这一被认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再次引发多方关注。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s进厂“实训”视频截图。图源:优必选

节后大涨!业界和资本市场火热

根据优必选2月22日发布的视频,旗下人形机器人Walkers已进入新能源车厂实地“培训”,在总装车间与人类协作完成汽车装配及质量检查作业,这不仅引发业界广泛关注,也进一步激发了资本市场的热情。尽管相关负责人表示,Walkers“进厂”还处于应用推进中,不是订单交付,不属于正式落地应用,但有机构解读称,从视频看,该人形机器人功能进展超预期,且车厂导入人形机器人进度在加快,对其商业化加速预期看好。

2月23日,优必选的合作伙伴天奇股份股价随之大涨近7%,而在2月26日和2月27日两个交易日内,天奇股份拉出两连板,成为热门人形机器人概念股。而回看整个月的资本市场表现,数据显示,进入2月以来,机器人板块强势反弹,人形机器人概念股爆发,板块平均大涨16.03%。

据相关媒体报道,市场机构纷纷表示看好人形机器人概念上涨空间与持续性。中信证券研报称,对于人形机器人概念的火热,主要是因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度预期改善、AI巨头点燃机器人技术创新之火、政策端及厂商端持续利好更新,此外流动性问题缓解也为板块反弹提供了条件。光大证券研报也认为,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加速之年,技术升级、产品发布及产业链验证会持续出现,给板块带来持续的催化。

科技巨头集体押注,产业加速推进

与资本市场表现相呼应的是,除了备受关注的特斯拉之外,海内外高科技巨头也已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2月24日,消息称美国初创企业“人形”人工智能公司(Figure AI)再次获得6.75亿美元融资,投资者包括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微软、英伟达等;Open AI 支持的一家挪威机器人初创公司也在今年早些时候筹集1亿美元;英伟达NVIA将于3月举办的 GTC2024大会将聚焦生成式AI、机器人产业成果展示。而国内方面,华为、小米、开普勒、追觅等厂商也相继推出人形机器人产品。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至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中国电子学会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700亿元,具备较大的增长空间。

Figure 01人形机器人。图源:参考消息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全球第一,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工人392台。随着大模型等多项技术的发展成熟,被认为是具身智能理想终极形态的人形机器人已经成为打造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门领域。

2023年11月,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对人形机器人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育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西南证券研报称,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从0到1阶段的后期,产业进展时间线进一步明确。1月25日,马斯克在2023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2024年人形机器人出货;2月21日,机器人执行器总成厂商在电话会上进一步明确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时间线预期,预期2024年第二季度B阶段结束→供应商定点→C阶段→2024年底或2025年初量产,坚定机器人量产信心。产业和政策利好消息不断,业内外人士纷纷惊叹,“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元年果真要来了吗?”

“理性看待产业化落地元年”

“从长期看,以人形机器人主导拉动复杂供应链的成长目前迎来了良好的开局。而从短期看,还需理性看待市场反应火热的现象。”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AIRS)具身智能中心主任刘少山在接受读特融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AI大模型的发展,给具身智能的实现、机器人的通用性带来了希望,当前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技术条件和产业环境仍在准备期。”

刘少山解释说,“我国当前已经是机器人领域最大的制造商和消费市场,人形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共享许多相似的供应链,如电池、芯片、传感器、控制器等,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协同迁移,这是人形机器人的供应链基础。不过,不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来看,人形机器人都是技术集成高度复杂的产品,想要实现自主决策,高转矩密度伺服电机、高动态运动规划与控制、仿生感知与认知、智能灵巧手……每一个环节的技术突破,都尚需时日。”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来源:M2觅途咨询

“另外,产业化、规模化的前提是先把成本打下来。”刘少山认为,这个过程仍然涉及到人形机器人系统中许多关键零部件和技术的逐一实现,“从产品研发落地到具体场景应用,到产业化、规模化推广,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融媒体记者 陈晓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