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 | 究竟是什么“硬核力”,让深圳一直走在高质量发展风口上?
南方+
02-18 11:52

只有40多年城市发展史的深圳,为何一直被称为全球4000多个经济特区中的头号成功典范?

“只有在潮水退去时,你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 ,在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强、增长动能不足、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为何又是深圳率先展现发展韧性,走出中国城市经济的光明前景:2023年,深圳GDP3.46万亿元、增长6.0%,增速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一,高于全国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连续两年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1.9%;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5.81%,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回顾历史,深圳经济总量2010年突破万亿元大关,从1万亿到2万亿,用了6年。2021年,深圳经济总量首次站上3万亿元的新台阶,从2万亿到3万亿,用了5年。

如果问哪个城市最能诠释高质量发展,发展“快车道”上的深圳,大概没有人怀疑。不过,就像风吹雨打塑造了山形,深圳也是改革开放的机遇中,在全球化的浪潮里学会了游泳,走在产业革命风口,紧追时代变革,在压力和突破练就“硬核”实力,才走到了今天的地位。

2023年,深圳GDP增速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一。南方+记者 朱洪波 摄影

投入硬

拼出“硬核力”

202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深圳202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1880.49亿元、增长11.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5.81%。这一比重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仅次于北京。

1880亿元是什么概念?根据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12个,其中排名超过1800亿的省市只有6个,分别是广东、江苏、北京、浙江、山东、上海。

不容忽视的另一个数据是,深圳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94.9%,总量居全国第一。

这个“第一”告诉我们,企业是深圳研发创新的主力军,深圳的企业不仅有创新意愿,而且有创新能力。

在《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从2008年中国平安作为深圳企业代表首次亮相开始,这个榜单的含“深”量便逐年增加,2023年增至11家,体现了深圳民营经济的活力。

鲜为人知的是,在欧盟执委会发布的“企业研发支出2500强”榜单中,华为多年排名中国企业第一,一度排名全球第二。在2023年底发布的最新报告中,华为、腾讯是唯二进入前20强的中国企业,均来自深圳。

腾讯全球新总部大楼滨海大厦。南方+记者 鲁力 摄影

华为在研发上舍得下本钱,已经不是新闻。2021年,华为研发投入达到1427亿元,占全年收入的22.4%,到2022年,这一数字增至1615亿元,占全年收入的比重也升到25.1%。华为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接近1万亿元,而随着华为今年发布新的年报,这个数字预计很快又将被刷新。

除了大企业,深圳的“小巨人”们数量多、密度大,而且在研发上也很“拼”。

2023年,深圳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2.4万家,达到每平方公里12家,位列全国城市第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达742家,居全国城市第二。

不出意料的是,深圳的“小巨人”企业年平均研发经费为3339.19万元,研发强度为7.63%,高于全国“小巨人”企业平均水平。

因为企业敢“拼”,深圳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已连续20年居全国城市首位,而直到今年,我国加入专利合作条约(PCT)刚刚30周年。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内一家药物研发科技公司的实验室。南方+记者 朱洪波 摄影

今年1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与起草《华为基本法》的人大教授们相聚时谈到,上海的魂是“洋”,深圳的魂是“拼”。城市要有创新的灵魂,要降低阻碍创新的制度成本。

在深圳这个城市,尽管“6个90%”早已成为公开的“创新密码”,但它仍在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出台相关实施方案,完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为在全球浪潮中拼搏的大小企业提供支撑,锻造科技创新“硬核力”。

敢碰硬

啃得“硬骨头”

外地人到深圳,往往会对深圳的快节奏印象深刻,但其实,深圳也有慢的一面,面对“难而正确”的事情,有足够的定力。

十年前,任正非就开始强调:“大机会时代,千万不要机会主义。一定要有战略耐性。”“投入未来的科学研究,构建未来十年、二十年的理论基础,公司要从工程师创新走向科学家与工程师一同创新,我们已经浩浩荡荡地走在大路上了。”

2003年,比亚迪刚从电池行业转到汽车行业时,各种质疑和嘲笑声扑面而来:“一个做电池的,怎么敢做汽车?”

不过,比亚迪仍坚定迈入新能源汽车这一“无人区”,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20年后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 500 万辆新能源车下线的车企,并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比亚迪总部六角大楼内的专利墙。南方+记者 朱洪波 摄影

除了华为、比亚迪这些“80后”“90后”企业,2006年成立的大疆创新、2012年创立的优必选科技等“00后”“10后”企业,也在“无人区”中摸索前进,加大对不确定性研究的投入,追赶时代的脚步。

在科技创新体系中,企业天然具有联结科技与产业的能力和动力。不过,对一个城市而言,尤其是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的深圳来说,只有企业的创新,肯定不够。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面对曾经的“短板”,深圳几年前已吹起“集结号”,向基础创新和源头创新发起冲击。

为给这轮冲击提供足够的“弹药”,深圳还设定了硬指标,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确立不低于30%的市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截至2024年1月,已累计资助基础研究项目6000多项、超40亿元。

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潮流,深圳近几年上马了一批大科学装置工程,掀起了一轮合作办学的高潮,成立了众多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揭榜挂帅”瞄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位于深圳光明科学城的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南方+记者 朱洪波 摄影

与传统的先研发、再转化逻辑不同,深圳在啃“硬骨头”时,更强调基础性研发与商业化应用研发齐头并进。

2023年,记者实地走访深圳湾实验室、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后发现,它们的共性是由多方共建,但是用一个“脑袋”通盘考虑“科研+产业”,有的从需求端凝炼“根问题”,为产业界提供更多“弹药”,有的直接采取“理论+工程”研发运行体系,以特色人才体系实现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

深圳湾实验室。(受访单位供图)

创新,不再是少数人脑中的灵光一闪,而是越来越需要各个复杂单位的高度协同。在这种系统性的科技创新中,深圳形成了一张张人和人的网、创新的网,力出一孔,更能把力量集中在关键的突破口上。

在深圳建设的一批“硬核力”重大平台中,不得不提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

它是深圳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组建,2020年落地深圳。同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急启动ECMO专项攻关任务,国创中心联合深圳汉诺医疗、深圳先进院、迈瑞医疗组成攻关团队,代表深圳承担任务。

ECMO俗称“人工心肺机”,是辅助呼吸与血液循环的高端医疗装备,因新冠疫情而进入大众视野。经过900多天努力,深圳研发人员通力合作,终于在ECMO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的突破。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深圳团队率先突破ECMO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制ECMO整机,顺利完成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提前两年完成攻关任务,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是我国高端医疗装备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科研团队。(受访单位供图)

招才硬

吸引、培养“硬人才”

《浪潮之巅》一书曾指出:“科技的发展不是均匀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对个人来讲,看清楚浪潮,赶上浪潮,便不枉此生。”“在工业史上,新技术代替旧的技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生最幸运之事就是发现和顺应这个潮流。”

从1990年代的“孔雀东南飞”,到2010年代的海归人才集聚深圳创业,再到以颜宁为标志的海归科学家到“梦都”实现梦想,深圳在一波又一波浪潮中,为有识之士提供过硬的环境,也让人才们成为更强大的自己。

2022年11月1日,颜宁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说,更同意深圳的另外一个别称:梦都,梦想之都。南方+记者 朱洪波 摄影

三个月前,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全国3位45岁“最年轻”新院士,2人来自深圳,分别是颜宁和郑海荣。

为什么深圳能拿到这个“2/3”?一位在深圳科研系统工作十余年的人士总结说:“好种子到了好的土壤,自然就开花了。”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天,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颜宁在女科学家论坛上说:“我之前一直做科研,如果看我的履历,没有任何行政经验。我特别感谢深圳有这个魄力,把这个信任砸给我!”

郑海荣鲜少接受采访,但2007年回国的他,是在深圳先进院和深圳的创新土壤中培养、成长出的第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深圳十几年的成长经历中同样有一种敢于让年轻人“上场”的元素:33岁担任深圳先进院医工所副所长,37岁升任医工所所长,39岁成为深圳先进院副院长。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06年,2023年度发表CNS及其子刊系列文章100篇。(受访单位供图)

在深圳,看清潮流的人们会聚,五湖四海的浪花聚集浪潮,与钱流、物流汇成浩荡洪流。洪流之中,肉眼可见的是“深圳造”科研成果越来越多,数据越来越“硬气”。

2023年,南方科技大学师生的科研成果曾一个月内六登国际顶尖期刊,全年发表论文6417篇,在CNS等顶刊上发表论文24篇,深圳先进院则发表CNS及其子刊系列文章100篇。

“CNS”指的是《细胞》《自然》《科学》。深圳先进院科研人员2023在《细胞》发表的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图谱绘制、靶向神经调控干预帕金森病两大成果,前不久分别入选“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2023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细胞》、《柳叶刀》以及2000多种高质量科技期刊都属于爱思唯尔,总部位于荷兰的爱思唯尔同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科学数据和信息分析机构,拥有全球最大的科研索引数据库Scopus。

斯坦福大学与Scopus联合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很有影响力,被很多高校、科研机构等引用。今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574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引用数据就来自该榜单。

如果基于《细胞》等期刊和Scopus数据库来看深圳,又会有什么发现?

三个月前,爱思唯尔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琳在高交会期间向记者分享了一个观察:深圳的顶尖科研学者不仅规模增长速度快,高于北京和上海等传统科研重镇,而且密度增长也非常快,是中国高被引学者密度上升最快的城市。

在她看来,这两个“硬核”增长反映了深圳对顶尖人才的强大吸引力,说明政府打造科创环境的人才政策产生了积极效果,也体现了深圳科研人才群体在质量上实现新的突破。

与国内其它城市不同,深圳新型研发机构和企业培养、吸引的学者数量表现出色。华为、腾讯分别有高达28和17名科研工作者名列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

李琳分析说,以美国为例,高校和企业通常共同引领基础研究科研方向,而中国的基础研究更多依赖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圳在这方面是个例外。这体现了深圳以产业为导向、以产学合作为特点的科研发展模式,也反映了深圳的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城市发展特色。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新当选两院院士4人、外籍院士2人;新增高水平创新团队31个、高层次人才超2000人、高技能人才3.2万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36.4万人年、增长7.1%。深圳高层次人才已达2.4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超20万人,各类人才总量超过679万人。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40多年来,历经一波波洗礼,深圳在浪潮中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创新生态,为人才成长培植沃土,进而吸引一批批创新人才集结、成长,也让这座城市更加硬气、坚韧。

数读深圳“硬核力”


●2023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46万亿元、增长6.0%,增速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

●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连续2年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

●实际利用外资626.2亿元,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倍

●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94.9%,总量居全国第一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0年居全国城市首位

●深港穗科技集群连续4年排名全球第二

●出口增长12.5%,总量连续31年居内地城市首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出口增长33.9%

●新能源、新材料、智能机器人等7个产业集群实现两位数增长

●商事主体超420万户,2023年新登记56.5万户、增长26.4%,商事主体数量和创业密度稳居全国第一

●2023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15家,总量2.47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每平方公里12家,位列全国城市第一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42家,居全国城市第二,平均申请专利152件、PCT专利近6.5件,显著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2023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32家,其中A股上市24家,位居全国第二;深圳上市公司数量连续34年稳居深交所首位

编辑 高原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彭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