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名基金人员考试抄袭作弊违纪,你放心把钱交给他们吗?
2016-05-27 19:08

3e39964c-f12c-4083-8854-66f7f58adb6b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题图编辑:项建英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真是热闹不断。之前,一众功成名就的私募基金大佬,乖乖走进考场考取“从业资格”,已颇感滑稽。之后,有一半大佬挂了科,更是让人大跌眼镜。5月25日,有关部门又披露,共有215人因在考试中作弊等行为,被取消考试成绩,并禁考一至三年。

连功成名就的私募基金业大佬都通不过的考试,很难吗?按照相关部门介绍,考试主要考核基金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既然是“必备的”,那就是进入基金业的基本门槛了。拿金庸笔下的武侠江湖来类比,他们都是名号威震江湖的高手了,如今让他们登上比武台,来一场争夺江湖入门券的比武,这对他们为说,很难吗?——君不见,根本不混这一行当,而以唱歌为主业的当红组合羽泉成员胡海泉,凭借挑灯夜读的苦功夫,就顺利通过了。在行当里摸爬滚打多年的大佬们居然有一半人挂科,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吧。

挂科就挂科吧,以后还有再考的机会。下点苦功、练好本事,总有扬眉吐气的一天。然而,有些人偏不。中国基金业协会下发的《关于基金从业资格考试违纪人员处理的公告》披露,参加考试的人员中,31人在考试场所有交头接耳、互打手势等违纪行为;180人有抄袭或协助他人抄袭等行为;还有4人“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或者冒名代替他人参加考试”。一个以诚信为生命的行业,其从业人员竟在资格考试中出现了如此严重的作弊现象。

金融的基础是信用,没有信用就没有金融。在基金业,尤其是相对缺少规范和监管、运行也不太透明的私募基金业,信用和诚信更是其生命线。对于一群不讲信用的人,谁敢把资金交给他们去管理?在基金管理和运营中不讲诚信,又如何能够保证资金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基金的管理、投资、运营都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加上其本身难以做到足够的公开透明,监管部门、法律法规难以保证全过程、全覆盖地监管和规范。钱募集来了,投去哪里、投多少、怎么投,在很多时候,具体的环节都要依靠从业人员的专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诚实信用。直白地讲,就是靠人品、靠节操。如果基金业的从业人员人品不好、节操不保,投资者投出去的钱,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那么,这些人的人品节操如何呢?笔者不敢断言。但起码在考场上,那些作弊者的表现令人失望。一场从业资格考试不至于“难于上青天”,只要肯下点功夫,相信不会很难通过。但有些人就是不守规则、不遵纪律,不肯下功夫,而是在考场上交头接耳、抄袭借鉴、冒名顶替,企图蒙混过关。

这些人在考场上如此表现,那么他们在工作中又会如何表现?他们视考试纪律为无物,又会如何看待工作中的党纪国法、制度纪律?

金融领域违法违纪、贪污腐化的案例并不少见,这跟部分从业人员目无法纪、不守规则大有关系。以私募基金界最著名的大佬、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徐翔为例,早在他落马之前,各种各样的传言就一直围绕着他。在他落马后,很多传言的“疑似真相”不断浮出水面。最近,徐翔已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犯罪被批捕,他的违法违规行为,相信不久之后就会真相大白。操纵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当然就是目无规则,更不守诚信。假设像徐翔这样的人也参加了这场基金从业资格考试,那他们有没有可能作弊呢?

最近一段时间,金融领域可谓多事之秋。股票爆仓、基金清盘、P2P跑路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都说“潮退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可实际上,如果等到潮退才发现裸泳者,那早就为时已晚。应该扎紧制度篱笆,使那些不穿泳裤的人,根本就没有机会下海。要求从业者参加资格考试,确保其具备从事相应行业最基本的资质条件,这就是扎紧篱笆的表现。事实上,这道门槛确实成功拦截了一批“裸泳者”——那些不具备基本条件的人无法获得从业资格,那些既不具备条件、又想蒙混过关的作弊者,则受到了禁考的严厉惩罚。

这种由制度和法规扎成的篱笆将会越来越紧,对金融活动的监管将越来越完善。相应地,从业人员也应提高自身素质,使职业行为符合法律规范。在成为梦想中的呼风唤雨的“大佬”前,还是先老老实实跨过从业的合格线吧。

来源 上海观察

编辑 刘桂瑶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