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学生娃肥胖率达14.2%!百所小学学习零食营养知识

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熊静帆
2017-10-31 16:35
摘要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业务管理科熊静帆主任介绍,该项目主要通过发放家长和学生营养知识读本、举办家长和学生营养知识专题讲座、发放学生营养知识宣传品、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和早餐分享会、组织开展学生营养知识竞赛、绘画比赛等各种类型的健康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干预。

深圳的孩子,到底曾经有多爱吃零食?根据最新的深圳市居民膳食与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17岁儿童青少年的零食消费率最高为81.2%,在2015学年的一项调查中,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到有14.2%的中小学生属于肥胖。这是读特记者在10月31日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举办的儿童营养知识和健康教育传播技能培训班所了解到的一组数据。

为提高深圳市儿童青少年对零食营养的正确认识,培养科学的饮食习惯,市卫生计生委和市教育局联合启动“深圳市儿童零食营养知识传播”项目。该项目由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组织实施,在2016学年在全市选取了39所小学,近1万名二年级学生及其家长开展项目干预工作。仅一个学年,学生的零食营养知晓率上升至6成,各类零食进食比例也明显下降,“有营养”成为了学生和家长购买零食的首要原因。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业务管理科熊静帆主任介绍,该项目主要通过发放家长和学生营养知识读本、举办家长和学生营养知识专题讲座、发放学生营养知识宣传品、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和早餐分享会、组织开展学生营养知识竞赛、绘画比赛等各种类型的健康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干预。如南山区组织全区以家庭为单位的儿童营养知识竞赛,各学校组织包括手抄报、黑板报、剪贴报、思维导图等零食营养知识比赛。

“这一项目的学校覆盖面还将继续扩大,接下来,我们计划在全市97所小学开展该项目。”熊静帆表示,此外,该项目还将继续丰富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和形式,组织策划市、区两级的主题教育活动,还会参考学校安全教育的教育模式,开发学生家长健康教育平台,提高家长和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干预效果。


编辑 秦天

监审 吴剑林


(作者: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熊静帆)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