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精神更体现为一种智慧

董彦斌
2020-08-26 11:07
摘要

所谓适度,实际上就是防止畸轻畸重,维持一个贵族统治下的大体的平衡。也正因此,虽然适度还达不到平等之状态,却也必须杜绝严重的不平等。

所谓适度,实际上就是防止畸轻畸重,维持一个贵族统治下的大体的平衡。也正因此,虽然适度还达不到平等之状态,却也必须杜绝严重的不平等。

孟德斯鸠把古典时代共和国分为民主和贤人政治(贵族政治)两种类型,以平等为民主型当中的一大精神,复以适度为贤政型当中的一大精神。适度,在张雁深先生译本中译为宽和,然而,读孟氏之书,中文中的适度或更契合其意。或许更好的是中庸一词,惜乎中庸已被中文的惯常使用固化了老好先生的意思。

为何平等与适度分属民主型和贤政型?盖民主型当中,一人一票为形式,自己为自己负责为实质,此处负责,是为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之合一,此形式与内容皆指向平等。而贤政型当中,平等既难以出现形式,更不符合各方面之实质,故较为务实的适度反而契合现实之用。所谓适度,实际上就是防止畸轻畸重,维持一个贵族统治下的大体的平衡。也正因此,虽然适度还达不到平等之状态,却也必须杜绝严重的不平等,这里既包括贵族与平民之间的严重不平等,也包括贵族内部的严重不平等。例如,贵族与平民禁止通婚,显然就属于设置了两个阶层之间的鸿沟,只会加剧不平等。凡是规定了这样法律或惯例的地方,就算是违反了适度精神。

孟氏所讲的贤人政治当中的适度,总括起来,为经济和法律两个方面:

在经济方面,要努力做到贵族也同样缴纳赋税,并极力避免贵族逃避纳税,避免贵族以俸禄为由侵占公共资财,避免贵族变相地向平民收取费用。相应地,为了提升平民的福利和福利感,孟德斯鸠提议向平民发放补贴,同时设立若干公共文化设施,让平民能够从公共设施中获得享受,也获得一种获得感。孟氏这些想法,都指向避免财富向强者贵族聚集,也避免贵族利用权力和便利而逃脱基本的赋税责任。孟氏清楚,财富向贵族的聚集,是因为贵族具有优势地位,所以聚集也算是难以避免,既然如此,就要强制向贵族收税,同时将财富进行适度的均衡化和公共福利化。

孟氏特别提出,贵族不能担任税官,此为有意义的具体建议。贵族收入作为社会中收入的一大块,本来是赋税的重要承载者。赋税的本意本来就是取用皆在于民,而且与资源和收入构成一定比例。但是缺乏责任意识的贵族当然不愿就范,于是想办法逃脱税责,当此时也,若再让贵族担任了这个税官,简直让他找到了最好的聚宝盆和保护伞,而且伞尖还要朝外。

在法律方面,孟氏提出,要建立两类制度,以体现适度原则。一类制度指向对于平民的保护,即设立护民官制度。贵族既然出于社会中的优势阶层,则自制者能呈良善,不自制者则不免骄横,甚至豪横霸蛮之贵族也是史不绝书。护民官制度设置之初衷和常规运行就是要打压骄横的贵族。孟氏有一句精彩的话:「如果法律尚未建立护民官的话,法律自己就应该是护民官。」此语指向立法和司法两个板块。既要从立法上限制贵族,也要在司法上追究贵族的违法犯罪之责。假使贵族犯罪而常能免受处罚,则社会危矣。

第二类制度,指向对于弱势之贵族的保护。基于适度的精神,孟氏表示,为保护财产权,孟氏建议在法律上规定一些措施,例如不能没收财产。但为了避免让少数贵族太富,孟氏建议废除长子继承制,以使不同子嗣皆能分到一些财产,如此,贵族的规模是有的,但又不是少数维持贵族的寡头状态。

严复在这里表示,孟德斯鸠关于适度精神的相关表述,“节短意长,义繁词简,故其难译,实倍他书”,这里讲的虽然是翻译,实际上也讲了孟氏适度精神的意义。虽说平等和适度在不同的社会类型里各司其职,但是实际上适度适用范围更广,相较平等是一种伟大的精神,适度更体现为一种智慧。相较平等往往招致歧义和误解,适度则常常构成一种共识性话语。

(作者系法学学者)

编辑 李怡天

(作者:董彦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